正文

9.安全需求,感动源于责任(1)

感动营销:让客户无法拒绝你的52个策略 作者:梁宇亮


消费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消费者的抱怨多数都来自于对消费安全的不满。

在发达国家,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和安全保证是企业的基础能力,这是一条企业服务能力的底线。可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基本的消费安全是一种高线。如果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从顾客利益出发的,那么就应该首先帮助顾客解决消费安全的问题。当所有的食品都是绿色食品时,绿色有机食品就不会是一个卖点。

安全是很重要的概念,安全感是消费者优于享受的第一需求。没有安全感的消费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恐慌中,抱着这样的感觉去生活的话,商品市场永远也不会发展强大的。如果漠视消费者的安全感,保护消费者权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消费升级的环境中,消费内涵得以扩大,消费边界得以延伸。那种简单的、仅为生存而进行的衣食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为使生活更加美好,为追求个人的发展,为满足各种文化娱乐,甚至仅仅只是为了享受而进行的新型消费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成为消费中的主导。消费,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可是,能否消费得舒心并不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当旅游者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踏上旅途时,却发现路上的风雨好凄惨;当购房者倾其一生的血汗钱想置办一处理想的安身之所时,却发现自己遭到了开发商的恶意欺骗;当投保人在保险业务员的劝说中买下保单时,却发现投保容易索赔难……环顾四周,这样的消费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说明消费环境并没有随消费领域的扩展而进一步改善,相反,许多新型的消费领域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由于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使得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处于虚置状态,消费者安全感的缺失也就成为必然。

在这种情况之下,本来消费者应该得到的最基础的安全保证竟然成了难以达到的目标,对于一部分商家来说,坚持给消费者安全的产品竟然成为人们称道的对象。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你做到了,就能让消费者感动,这也算是感动营销的一个方式吧。

在北京地铁五号线的天通苑北站,我曾遇到过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年轻人,经营着一个三轮车加上玻璃罩的食品小摊。那个时候全国关于地沟油的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在外面购买餐点的时候很担心自己买到用地沟油做出来的小吃。这位年轻人服务热情,整个操作过程很讲究卫生,他戴着医院用的口罩,用来装饼的袋子不是日常的小塑料袋,而是先用一张和包汉堡包一样的涂层纸包上,然后放到一个纸袋里。边做边跟顾客说,普通PVC聚氯乙烯塑料袋含有大量增塑剂,尤其不能碰到高温,用普通的塑料袋装煎饼果子对顾客的身体危害很大。边上的顾客闻听此言,都觉得很感动。

最绝的事情是,在他三轮车的玻璃罩子上,还贴着一张塑封的超市证明。笔者记得好像是家乐福的购油发票,上面盖上了市场部的章,证明自己的油都来自正规渠道。边上有一个小夹子,上面夹着几十张从超市购油的小票。这个小贩在做饼的同时告诉顾客可以看看那个证明,翻翻自己顺序排列的购物小票。如此做法加上顺畅的顾客沟通,这个摊主留住了很多回头客,下班族排队也要在他的摊位面前购买煎饼,这种真诚为客户安全着想的经营方式使顾客收获了一份感动。

这个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9年的时候,我在那个站下车的时候,没有找到那个年轻人,后来经常走那条线的邻居告诉我,那个人让海底捞给招走了。有个店长在那儿发现了他,立即打电话给经理,高薪聘走了他。

对于一个对营销很敏感的人,我对这件事情一直记忆犹新,在很多次的营销培训中都提到过这件事情。这个年轻人虽然只是一个做小买卖的,但他却具有很好的战略眼光。首先,他了解消费者真正担心的东西是安全,所以在食品安全上做足了文章。其次,他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一种非常犀利的竞争手段,他坚决不用地沟油的宣誓可以让其他临近的小商贩没有生意可做,生意的“排他性”非常强悍。在那个出站口几十个摊贩中,他做出了差异化经营。这样的人做什么也将会是一流的。

消费安全的概念,其实也可以作为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诉求点,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注重安全,本来就是关心顾客、以顾客利益为尊的表现,因此也能够得到顾客的理解,顾客也就会认同企业的文化,在购买倾向上也会更加钟情于企业的产品。已经被中国吉利收入囊中的世界豪车沃尔沃,其品牌文化就是尊贵、安全。安全是沃尔沃轿车成功之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