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面英雄》译者序(2)

千面英雄 作者:(美)约瑟夫·坎贝尔


然而,在当今科技化的物质社会中,还有英雄存在的价值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当代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英雄呢?坎贝尔认为,神话中的英雄历险乃是宇宙与文化生命永续不朽的主题,尽管描述它的文字、名相或角度必随时代的演变而有更迭,各个文化和社会也因需求的差异而强调不同的英雄典型,但是人类社会之需要英雄,以及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质素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事实上,在当代人性受到科技发明巨大冲击与挑战的时刻,正是对生命有深刻反省能力的英雄崛起的良机;时代的危机不仅是英雄历险的必备要件,未来人类社会兴衰出路,也取决于英雄历险的成败。不过坎贝尔清楚慎重的指出,当代英雄的使命在于,创造出一套超越种族、国界、宗教、文化、社会等人为藩篱的象征符号系统,从而使生命的深层意义为之彰显。这当然有待当代人类集体的努力。

除了清晰的主旨与结构之外,本书的丰富素材与坎贝尔的隽永笔调,也值得读者细腻品味。但要在此说明的是,由于全书涉猎的神话故事几乎遍及世界各主要文化传统,而坎贝尔对许多文献的理解与诠释,也多半依赖同期各领域专家的译文与批注,因此凡是对某一传统有较直接或深入了解的读者,便可能会对部分译文与原典的出入产生质疑。关于这点,译者所采取的立场是,凡原典为中文或中译本者皆予参酌,尽量以原典为准,若原著作者译文与原典有重大出入时则加注说明。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中译本已将原书冗长细腻的批注予以简化,仅在对内文理解必要之处以译注的形式择要译出。至于引文(中译本的黑体字部分)的原注则直接在末了附上出处替代。并为免打断行文的流畅,主文中出现的引文出处原则上略去。关于文中繁杂的专有名词翻译,西方神话部分大体依据国立编译馆出版的《西洋神话》,印度传统的宗教文明以《佛光大辞典》为准,一般的中文译名则参考读者文摘版的《百科大辞典》。但尚无通行译名的专有名词,如非洲民俗传说或印地安人传奇等,则以音译为主。坎贝尔所引中国神话的英译数据,少部分名词在考证后无法确认原有相对中文名称的情况下,也只有在音译后加注说明,希望读者谅解。

本书所引原典范围辽阔,其中又多属经典名著,考证工作繁琐而艰难,如此重要的典籍翻译起来自难圆满,疏漏之处尚请学者专家包涵指正。最后,谨对本书翻译过程中提供法文、西班牙文等外语译名协助的于士铮神文,指导日文译名的父亲,提供宗教学概念咨询的外子(编者按:《神的历史》译者蔡昌雄先生),以及提供支持的立绪公司同仁,一并致上诚挚的谢意。没有你们点滴心血的汇聚,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