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楼兰阴谋 七(3)

楼兰阴谋 作者:吉力


宋钧又表示了谢意,却也清楚,黎贝耶之所以仁至义尽,除了对汉人的优待,也有对自己的深厚寄望。由此可见,即将诊视的病人绝非寻常,于是再次询问。

“宋公舟车劳顿,是不是稍事休息,等酒宴结束了再说?”黎贝耶道。

“宋某已经酒足饭饱,病家安危要紧,就请长老明示吧。”宋钧诚心诚意。

“唉,一言难尽,此间嘈杂,不宜详谈,还是请宋公借一步说话吧。”黎贝耶语调低沉。

事实如此,自从黎贝耶现身,席间就有不少客人挥手招呼,有的还举杯遥祝,使他和宋钧交谈之际,不得不频频颔首致意,兼顾旁人。

宋钧拎起药囊,准备和黎贝耶一起离开殿堂。方品奇此时唯宋钧马首是瞻,见状也要随行,却被阿盖达婉拒。“方郎官且留步,稍后下官还有事请教。”

方品奇踯躅不行,黎贝耶解释道:“哦,是这样,回头阿盖达要来讨取一份履历,等关符下来,我会亲手交给方郎官。你尽管在此享乐,千万不必拘束。”

宋钧也说:“我随长老出诊,事毕即返,你等我一起回馆驿好了。”

方品奇无奈,只得目送三人走出殿外。不一会儿阿盖达又回来,手里捧着一方竹简和刀笔漆盒。方品奇认出,那枝笔笔杆细长,上端削尖,锋单毫硬,正是汉代所谓的“簪白笔”。他顿起担心,唯恐阿盖达要求自己亲书履历,对于汉时盛行的隶书字体,他顶多能够辨识,动手挥毫则力不能及,况且也从未使用过那种书写工具,而一个不会写字的“郎官”岂不招人猜疑。

值得庆幸的是,阿盖达在席前铺展笔简,只是请他口述,诸如姓名、年纪、籍贯等概况。方品奇如释重负,坐直了身体,把先前对宋钧编造的谎言重复了一遍。

阿盖达低头记录,一丝不苟。方品奇没想到,这个看似粗犷的楼兰男人居然能写一笔隽秀的汉字,又留意到,他的书写行距颇宽,当记下全部内容后,又在对应的空隙填上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字。

“这就是贵国的文字吗?”方品奇忍不住问,定睛细看,那种文字符号极其古怪,书写方式自右向左横写,字符间没有空格。

“是的,这是敝国颁布王令和律法所用的驴唇文。”阿盖达答道。

方品奇心神专注,兴趣盎然。基于职业特性,他对西域古代文字有一定认识,也翻阅过一些楼兰古国的资料。因为楼兰的神秘消亡,相关的记述寥若晨星,只知道他们使用的官方文字之一源自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研究证明,这种古文字是由音节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有5个元音,30个辅音,通行年代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至公元5世纪,此后世界各地再没有国家沿用,逐渐成为一种死文字。直到千余年后,考古学者终于在中亚的希腊化王国巴克特里亚钱币上见到这种文字,当时人们对它无法释读,称谓混乱,到了19世纪末,才由法国人罗古贝里将其命名为“佉卢文”。看到阿盖达书写的情形,方品奇意识到,“佉卢文”在西域的传播应该比后世考证的年代提前,这无疑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阿盖达像是个讲究效率的官员,记录完毕随即告辞,说是要到官署申办关符。方品奇含笑相送,由于怀着一股获取独得之秘的兴奋,再也没有了宋钧离去时的那份怅惘。重新落座,席间的气氛越发热烈,享用美食欣赏歌舞之余,宾客开始来往走动,互致问候,也有几个主动找方品奇搭讪,既有楼兰的显贵,也有其它国家的富商。

方品奇感觉,楼兰民族的语言天赋极其出色,几乎人人都精通多种语言,酬酢寒暄毫无障碍,也使他有机会领略楼兰本地的方言。楼兰人的语言也是丝路古道的通行语之一,在后世被称作“吐火罗语”,属于原始印欧语系的一支。交流的过程中方品奇虚心讨教,对方也乐于解答,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如指掌,至少了解了一些“吐火罗语”的发音特点和基本语法。除了一份专业素养使然,方品奇另有盘算,要想深入探索一个古老文明的奥妙,熟悉其文字语言将是必经的途径。随声模仿,暗自揣摩,在轻松的环境里增长学问简直是一种享受,可惜的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

宴会的形式类似“流水席”,美酒佳肴一道道端上,客人陆续就位,吃饱自行散去,辅国侯凯度多和莱迷索阿王后母子不知何时也不见了踪影。然而,退席的贵宾多半没有离开“神雀苑”,因为聚饮会餐的殿堂之外,还有不少可供游乐消遣的场所。东边有射圃浴房,还有一座大花园,姹紫嫣红,群芳竞艳,最堪消食流连。西边依次是一个斗鸡场,一个斗牛场,客人可以围观助兴,下注博采。西南角有一所百兽园,栅笼里豢养着一些珍禽异兽,白象、犀牛、金钱豹等,还有一只孔雀,蓝冠绿羽,神形硕大,据说已活了四十多年,几乎超过了正常寿命的一倍,“神雀苑”的题名也由此而来。

方品奇本来酒饭已足,滞留席间的原因一则是等待宋钧,二则也想通过交谈吸取更多新鲜的信息,谁知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这个人就是曾使宋钧大破其财的赤朗,想必顺利通过了关验,押货沿水路入城,随即也接到了邀请。此刻乌孙商人换了一件杏黄色长袍,华贵挺括,益显意气风发,满面的笑容仍未改变,但在方品奇看来完全是一副虚伪吝啬的小人嘴脸。赤朗似乎也看见了他,扬了扬手向这边走来。出于恶劣透顶的印象,方品奇懒得理会,甚至不屑同席共坐,于是不等人走近,就匆匆向身旁的宾客提出告辞,起身走出殿堂。

气候宜人,薰风解愠,方品奇胸中的浊气也逐渐消散。信步向北走去,穿过一道长廊,看到一条通幽曲径。沿着小路继续行进,四周阒然无闻,右侧成排的白杨树后隐现一溜围墙,不远处两扇木门虚掩。里面断断续续传来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仿佛一种无形力量的牵引,方品奇径直过去推门而入。

这是个不大的园子,亭阁玲珑,花木掩映,静谧异常,是个宴乐归来歇足闲话的好地方。方品奇寻声轻踱,打算查看究竟,不料附近的葡萄架下蓦地荡起一条身影,着实吓了他一跳,转头望去,又不由得呆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