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楼兰阴谋 十七(3)

楼兰阴谋 作者:吉力


翌日王庭对外宣布,王后布依娜因难产崩殂,新生的王子也旋即夭亡。汉军和匈奴闻讯分别派人探视,除了亲眼所见一大一小的两口棺木,只能感受到楼兰举国哀悼的沉重氛围。于是吊唁慰问以外,先前的约请也不了了之。

“其实王子已经顺利成活了,只不过被悄悄藏匿起来,对吗?”苏曼莎轻声道。

“是的,”迦乌诺微微颔首,继续说,“为掩人耳目,呱呱坠地的王子连夜被抱出宫外,从此默默无闻地寄养于民间。只期盼时局改善,某天能够重返王庭,不曾想世事难料,这一去竟再无出头之日。”

“怎么会这样呢?”苏曼莎诧异。

“也是情势所迫……”迦乌诺说。

这件事过去三年,汉匈两强在西域的争斗格局发生了转变。粮草充足,武器精良的汉军取得明显优势,几次小范围冲突后,逐渐演化成一场大规模的鏖战。汉军在交河对匈奴发动进攻,联合焉耆、渠犁等附属国参战,楼兰也在受邀之列。审时度势,安摩希那选派两千甲兵应征,一方面希望击溃匈奴,保障国土安宁,另一方面藉此恩结汉廷,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迎回自己流落在外的孩子。

交河之役汉军一方大获全胜,匈奴退守车师以北,在孔雀河沿岸的影响迅速衰落,但形势的发展并不如楼兰王所想。首先,匈奴暂时向汉军示弱,避其锋芒,却不代表对北道诸国的威胁一扫而空。事实上匈奴人桀骜不驯,怨恨难消,惨败伊始,就接连向附骥汉军的盟国采取报复行动。他们从汉军防线的空隙穿过,分头袭击了焉耆、危须等国,又暗遣死士潜入楼兰,意图刺杀国王安摩希那。虽然没有成功,却在宫中留下了措词严厉的恐吓信,表达了以血偿血报仇雪耻的决心。安摩希那侥幸保全性命,却受惊过度,肝胆俱裂,心中的魔魇就此挥之不去。即使病体稍愈,头脑清醒之际,也放弃了与亲子团聚的打算,唯恐激起对方更加强烈的愤怒。况且,后来日逐王养精蓄锐,卷土重来,相继又占领了焉耆、渠犁等地,并借助山国之路不断南犯,匈奴人在北道诸国的势力渐渐有复苏的迹象。

再者,虽然汉廷和楼兰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接纳藩国质子的政策却没有改变,略加优容的是,一脉单传的国王后代可以暂缓长安之行,待有兄弟姊妹降生再作计议。其时童格罗已经出世,倘若迎请王子回宫,依然不免骨肉分离的结果,而且也无法判定,先前的欺罔行为能否得到汉廷的宽宥。焦思苦虑,楼兰王终究不敢轻举妄动了。

“想必黎贝耶长老也是知情者之一吧。”苏曼莎说。

“黎贝耶长老久居高位,深得陛下信赖,此等国家机密自然少不了他的参与。”迦乌诺道。

“您刚才提过,”方品奇似有所悟,“黎贝耶长老生前正在酝酿一条挽救楼兰的策略,大概就是想让这个匿影藏形的王子重见天日吧。”

不等迦乌诺应答,苏曼莎像似豁然开朗地说:“一定是这样的,如果国王嫡亲的血脉重现王庭,童格罗就会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从而消除凯度多日后独霸朝纲的隐患,楼兰也将继续保持安宁繁荣的气象。”

“黎贝耶长老忧深虑远,公忠体国,可惜谋划未定竟先遇不测。”迦乌诺愀然叹息,“更遗憾的是,由于这个秘密对于楼兰利害攸关,多年来黎贝耶长老一直守口如瓶,甚至在我面前也不改初衷。只因近来朝局危殆,急需反经行权,才略微透露了一些内情,却也语焉不详,隐晦莫明,或许他还没有想出一条万全之策,所以不肯过早揭示底蕴。谁知诸佛不佑,长老的猝然离世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谜,也给我们追随遗志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困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