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战略转移:利丰在香港早期的发展(7)

百年利丰(第二版) 作者:冯邦彦


冯先生柏燎,字耀卿。……生而岐嶷,少有大志。尝慨我国商战不竞,基于故步自封,倘弗急起直追,将受天演淘汰。乃蓄念以商业救国。适学成而广州宝兴瓷庄器其材,延主出口部事,时公元一九零四年也。越二年,先生念宝兴仅营瓷器一业,未足以应外人需求,乃与李君道明另组利丰号,以承其乏,营谋大纲,注重杂货出口。十二年间,仅略展其长,仍局促如辕下驹,未克逞其身手,驰骋于世界市场,窃以为憾。迨民四,即一九一五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开幕。先生充我国粤省出品委员,既沐美雨,复栉欧风,从而接近各地厂商,用谋归国发展,果能如愿以偿,侪于今日地位。民六,即一九一七年,彼为扩张海外营业起见,乃分设支号于香岛。业务进展,更一日千里。抑先生不徒懋迁有术,而眼光与思想,均属超人一等。观其能改良杂货中之竹器、藤器、草器等,以博取优厚之代价,从而嘉惠桑梓,使贫苦工人,得免失业。此诚我国杰出之材也。先生个性喜远行,几度横过太平洋。今虽非少壮韶华,犹偕长男仆仆长征,远游欧美各国。则其志趣之异乎人,已可想见。

战后利丰的重建与发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天,日本军官在香港宣布天皇的”终战诏“。当天,被日本囚禁于港岛赤柱的前香港政府布政司詹姆逊(F.C.Gimson)会见赤柱拘留营的日本军官,要求成立以他为首的港英临时政府。当时,英国政府为了抢先抵达香港,命令停泊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海军少将夏悫(C.H.J.Harcourt)率皇家海军开赴香港。30日,夏悫率领的皇家海军特遣舰队抵达维多利亚海港。该舰队阵容庞大,包括一艘主力舰、若干巡洋舰以及三艘航空母舰(其中一艘是加拿大的)。

冯汉柱先生后来在接受访问时清楚地记得英国皇家海军到港的情景:

当时,庆祝凯旋的礼炮轰鸣,向每一艘进港的战舰致敬,而陆上却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一派饥馑和破败的景象。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港口布满被击沉的战船,人口比以前少了一百万,幸存的老百姓,大都没有钱,没有家,也没有食物和燃料。

英国皇家海军登陆港岛后即接管香港,成立军政府。1946年5月,被日本囚禁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杨慕琦返回香港重任总督,接管了军政府的行政权,并成立文官政府。港英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香港的政治、经济秩序,包括解除所有日本士兵和伪警察的武装,将他们监禁起来。

冯汉柱回忆说:

当时的人自然明白,要一切复苏,就要尽快摆脱因战争蹂躏而笼罩着整个香港的萧条景象。不久,货仓再次开仓存货,渡海小轮和电车恢复行驶,商店和写字楼重新开业,工厂也重新生产。此时,港府宣布,自日本投降后的一年期间,暂停一切外贸活动,从而将香港重建所需的一切货物器材的订购权,置于政府手中。政府则根据居民及实业界人士的建议行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