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定价权由谁说了算?(2)

定价权博弈 作者:祝继高


什么是定价权

定价权指公司对其产品价格制定拥有主动权,若改变产品定价不会对需求有负面影响。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给下游且不影响销量。拥有定价权的公司通常是行业龙头、技术领先企业,或产品替代品少、有刚性需求的公司。这类公司利润率稳定且能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各种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长期趋势下,拥有较强定价权的公司应给予估值溢价。

根据一国或区域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参与方式不同,定价权又可分为相对定价权和绝对定价权两个层次。定价权简单说就是交易中谁主导价格的问题,相对定价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有价格主导权;绝对定价权则是指在全球范围都能有主导权。中国在很多商品的国际贸易中不断地做冤大头,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价格主导权是如何获得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

供给与需求——狭路相逢“小”者胜

一瓶矿泉水,在超市卖1元,在泰山顶却要卖10元。如果放到沙漠中,价格可能达到100元,甚至更高。同样的一瓶水,放在不同地方,价格差异却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

可这些经济定律在中国却总不适用,按说中国商品供给量大,价格由卖方决定。但是现在一面是排队等着买稀土金属,另一面却是中国稀土金属的“贱卖如土”;要说需求大,美国对石油的需求比中国还大,怎么不见它越买越贵、越贵越买?当今世界上的石油、铁矿石、农产品基本都是小幅度地供过于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下跌,而中国所看到的是价格大幅攀升,这是为什么?

国际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定理叫作“一价定理”,意思是在假定世界各国之间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同一商品在各国的价格应等于生产国价格加运费。可是专家统计,从1993年至2001年,沙特轻质原油销往东北亚地区的价格比销往欧洲的价格平均高101美元/桶,与销往美国市场的相比差距更大,有时达3美元以上,甚至出现过中国直接从沙特买回来的石油,还不如等石油从沙特卖到美国再从美国买便宜。虽说地球是圆的,可怎么说中东也是亚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费怎么反倒贵了?

看来供给与需求不能完全解释定价权的问题,那就继续向前探询,找出其中的奥秘。

规模——零售比批发更便宜?

中国的小麦、玉米、稀土、大豆等大宗原料的生产居世界前列,石油、铁矿石、铜等原料的进口量非常大,但中国在国际上却缺乏相应的定价权。每当中国准备进口某种大宗货物时,这种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提前上扬,迫使中国多支付外汇;每当中国准备出口某种大宗货物时,这种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提前下降,迫使中国少赚外汇。难道中国招惹了谁,一切皆在别人的掌控之中?

举一个大豆的例子。我国每年进口2 000多万吨大豆,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规模不能算不大,可还是任由外国人左右。2001—2002年,中国企业买完大豆后大豆价格暴跌,一批国有、集体及个体油脂加工企业损失惨重,濒临破产。尤其是其中的国企,在改制的浪潮中,由于体制不灵活,多数无奈地匆匆改制为民营企业。这次风波致使国内油脂行业重新洗牌,国企从此变成了少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