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定价权由谁说了算?(5)

定价权博弈 作者:祝继高


但是期货市场具有以下两大优点。

一是,期货市场中交易公开且透明,成交价和其他合同要件都须向社会公开,谁愿意买都行,信息透明得多,价格是决定能否达成交易的唯一因素。而现货交易中,信息非常不透明。

二是,期货市场合约标准化。如果问:“今天一只公鸡多少钱?”没有人有办法回答该问题,因为不知道问的公鸡产自何地、重量几何。但是,期货市场不一样,一切都是规定好的,如交易标的的品质、数量、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割时间、交割地点、结算条件等,只有价格是可变因素。

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在一些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这里的大宗商品顾名思义,要么量大,要么价值大,常指一些初级产品,如石油、铁矿石、小麦、大豆等。像铁矿石这种商品,由于没有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和期货市场,所以其价格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卖方每年谈判达成。而像原油和铜之类的价格基本上是由最著名的期货交易所的标准期货合同价格所决定。

以石油的定价为例,其定价原理是:选用一种或几种原油作为定价基准油,然后以该基准油在合同成交前后某一段时间的某种价格(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者某一报价机构的报价)作为基准价,并在基准价基础上根据油品质量差异、交货方式等因素加以一定的升贴水,从而得到交易价格。从全球范围看,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在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又以NYMEX 的影响最大,NYMEX 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原油价格或成为全球石油现货价格的基准,或对其他基准油价格有很强的引导关系。

理论上,期货市场非常好,交易公开且透明,合约标准。但期货市场的实际运行跟理论差异极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基金等投机性力量的影响,期货价格不一定完全反映市场基本供求关系,偶尔会完全脱离供需的基本面。但因为价格由期货市场决定,现货价格也只能随着疯狂。如2004年的国际石油价格,有人认为价格中含有10美元左右的“投机溢价”,而以年进口石油亿吨计算,中国就要为此多付出16亿美元,可是不能因为油价中有10美元是由于投机造成的,所以拒绝支付这一部分价格。既然无法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所能做的唯有适应游戏规则。

又如前面所述的大豆危机。2004年中国进口大豆时,由于美盘是全球大豆的定价中心,美国农业部连续公布美国大豆库存减少到历史新低,预示供求紧张,价格即将上扬。美国基金跟着大肆炒作,美盘急剧拉升到了1 060美分/蒲式耳。中国企业大眼瞪小眼,没有一点办法,结果多数在1 000点美分/蒲式耳上下定货。等到国内到货高峰的时候,南美和美国的大豆却实现了大丰收,结果大豆价格急剧下跌,美盘跌至500美分/蒲式耳,让中国的榨油企业哑口无言。

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市场竞争的就是定价权,而这定价权的实质就是规则制定权。期货市场是一个受到其所在国政府严格监管的市场,市场监管者所制定的监管法律、法规、规则和政策会影响到期货市场的运行和期货价格走势。

既然期货市场如此重要,为何中国没有类似的期货市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开放度不足和品种缺乏,以及国际上的既得利益者的存在。但可喜的是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对期货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上海期货交易所已被国际公认为全球三大定价中心之一,已经具有全球铜价格的“定价话语权”。大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国际上非转基因大豆定价中心。作为国内能源期货的第一个品种,上海燃料油期货经过两年的运行也已初显“中国价格”的威力。这一切正应了那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