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5)

艺术世界中的7天 作者:(美)萨拉·桑顿


书中的前两部分呈现出了对立的两极。“拍卖会”部分翔实地记录了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举行的一场拍卖会的过程。拍卖领域拒绝艺术家的参与,拍卖行为实际上是艺术品的终结,有人说拍卖会就是艺术品的太平间。“艺术评论课”部分记录了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一场生动活泼的艺术研讨会。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是艺术家的摇篮,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也会学习艺术界业内的基础知识。拍卖会与艺术院校相去甚远,拍卖大厅里的价格和竞争似乎远离财政吃紧的艺术院校。但要想弄清艺术界的运作机制,就必须了解艺术界中这组对立的两极。

同样,“博览会”部分与“工作室”部分也存在对立关系。前者是消费环节,后者是生产环节。工作室是了解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理想场所;博览会上拥挤的人群和令人目不暇接的展品足以让人们领略艺术界的繁荣。“博览会”部分描述了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当天的盛况。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是艺术界的重要活动,它推动了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并确立了艺术界定期举办艺术活动的常规机制。“工作室”部分描述的主角是日本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他曾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雕塑的形象。村上隆在日本有三个工作室和一个铸造厂,他一心想让自己的工作室超过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工厂”。村上隆的工作室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场所,而且是他实现艺术梦想的舞台。同时,该工作室还是他同博物馆管理人员与艺术品交易商洽谈的平台。

“奖项”部分与“杂志”部分围绕辩论、判断和公众关注度展开叙述。“奖项”部分介绍了英国特纳奖(Turner Prize)颁奖典礼的现场情况。该奖项的评委会由泰特美术馆董事尼古拉斯·叙罗塔(Nicholas Serota)监督,评委会从四名最终确定的候选艺术家中选出一名优胜者,颁给他2.5万英镑的奖金,整个颁奖典礼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这一部分探讨了艺术家之间竞争的本质和荣誉在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以及媒体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