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拍卖会(2)

艺术世界中的7天 作者:(美)萨拉·桑顿


许多人都想一睹伯奇绝密“笔记本”的真容。这个笔记本上记录了拍卖品的一些重要信息。今晚伯奇的笔记本有64页,每件拍卖品一页。还有单独的一张纸,上面画了今晚的座位图,并标明谁是真正有意向的买家,谁会出高价,谁是滥竽充数的买家——只叫一个起拍价然后等着捡便宜的。每一页上,伯奇还标注了没有到场的买家所给出的价格和卖家的底价(低于这个价格就不卖了)。对于40%左右的拍卖品,伯奇还标出了担保金,就是拍卖行向卖主保证能卖出的最低价格。

佳士得拍卖行每年5月和11月在纽约举行两次当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索斯比拍卖行(Sotheby??s)每年2月、6月和10月在伦敦举行三次艺术品拍卖会。这两大拍卖行占据了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98%的份额。既然是“出售”,自然就存在讨价还价,但拍卖行的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成交。令人咋舌的价格使拍卖活动成为上流社会的一项竞技性运动。今晚最低价格的拍卖品估计至少会拍到9万美元,但只要有人“举牌”,什么价格都有可能出现。

伯奇说:“拍卖之前,我会做充分的准备。我要练习50多次,把自己都练疯了,我会把现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演练一遍。”他整理了一下领带,抻了抻黑灰色的西装。他的发型很普通,半点特别的地方都没有。但是他的措辞非常严谨,每一个姿势都很慎重。“这里是一个活生生的竞技场,台下的观众都希望看到一场好戏。他们希望这场竞争越激烈越好,越‘血腥’越好。他们毫不吝惜掌声和尖叫声,渴望一个接一个不可思议的天价给他们带来血脉贲张的快感。这将是一个热血沸腾、畅快淋漓的夜晚。”

业界公认伯奇是最优秀的拍卖师。人们说他具有真正的人格魅力,能够自如地掌控现场。我觉得他根本不像是斗兽场内的牺牲品,更像是交响乐团的指挥,闭着眼睛挥动着手里的指挥棒,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又像是学术研讨会上的权威专家,一旦他发表意见,那就是定论。伯奇说:“如果你知道我有多紧张、多恐惧,那你就会觉得拍卖是世界上最烦的一件事。一帮人呆坐两个小时,不停地交头接耳、嗡嗡作响。屋里很热,很闷,他们都快睡着了。这个时候,我和工作人员的压力都非常大。如果无法挽回局面,我就没法在这一行混下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