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书摘(8)

电影剧作问题攻略 作者:(美)悉德·菲尔德


Chapter 13

回顾人生轨迹

THE CIRCLE OF BEING

剧作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故事进展顺利,有张力和戏剧性的情节,而且人物似乎都有很有趣的背景。可就是有个恼人的问题,对白显得单薄、尽是陈词滥调,不知该往哪儿去。有些地方不对劲,可你又不知从哪儿下手。有时你把剧本给一些朋友或助手看,他们对你说“挺喜欢的”。当再进一步询问时,他们却常会说,对白可能还需要推敲一下。

你常会在好莱坞听到这些,尤其是在那些搞执行创意的人那儿,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通常是另找个人改写对白,有时会有多达十来个作者来做这种“打磨和推敲”的工作。

有时候这样能见效,可有时候就不管用。《勇闯夺命岛》(The Rock,1996)是个典型的例子。最初的剧本是由大卫·威斯伯格和道格拉斯·库克写的,是个在情节和人物上都相当有力度的剧本,可就是对白显得有点儿平淡和单一而让人不满意。剧本有令人激动的戏剧性前提,很好的人物,有趣的背景,很明显,具备成为一部有冲击力影片的潜力。另一个作者马克·罗斯纳尔参加进来改写。他又写了一稿。这一稿很吸引导演迈克尔·贝。但他接手后觉得对白还要更“溜”,就又召来乔纳森·汉斯莱格使故事更有当代气息,让它跟得上时代。

汉斯莱格和导演联手干了几个月,打磨和推敲对白,而且每天都坚持在拍片现场,以便随时修改。当影片完成要署名时,剧本被提交到美国编剧协会仲裁小组。小组坚持认为三个作者都独立地进行了编剧工作,并根据完成本,分析和确定了每个人的贡献。有时仲裁小组可能会读十五种不同的剧本草稿,将每个和成品进行对比,然后再根据他们认为每人分别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来确定署名。对于《勇闯夺命岛》,就确定了前两个作者应在银幕上署名,却没有乔纳森·汉斯莱格。

电影剧作问题攻略第十三章回顾人生轨迹     这一裁决在创作圈里引发了一场争论。导演像好莱坞多数人一样愤怒了。他坚持汉斯莱格应当署名并且有权这样做。为什么改写台词的人不能在银幕上署名呢?

能,也不能。

美国编剧协会(WGA)决定,一个编剧是否能署名取决于他是否完成了50%或更多的编剧工作。所以当一个新作者加入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将会改变结构,增加新的内容,创作新的场景和人物,同时希望保持制片厂和制作公司买原剧本时所看中的剧本的“想法”。

所有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呢?对白是一种人物的行为,某些作者在写对白方面的确比别人高明些,他们天生就有这种天才和能力,那是上天的恩赐。但如果你对你的人物有足够的了解,如果你感到完全深入他或她的心灵,对白就会有个性,并捕捉到那个人物的“本质”。这样的对白可能不一定很精彩,但总能行得通。记住,对白的功能很简单,只要能推动剧情进展或传递有关人物的信息就行。你可以说,可以解释,也可以展示某些东西以便揭示人物。

如果你看看问题清单,多数列出的症状都是有关对白的。对白是人物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告诉我们他或她是谁,揭示人物内心,推动故事前进,增加幽默感,也可以是一种常用的转场因素。如果你认为你的对白太单薄,人物都听起来雷同,或你解释得太多了,最好的办法是回过头去重新思考你的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