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生的家(1)

千曲川风情 作者:(日)岛崎藤村


地久节 这天,我和两三位同僚一起,到御牧原那地方去游山。我们像猎人一般走过了松林,在长满幼松的山冈上采集了好多蕨菜,然后折回名叫鸨洼的村子。这可算是乡村中的乡村了,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半日的时光。

皇后诞生日。

目前,我在小诸古城遗址附近的一所学校里教书,学生们和你的年龄一样大。你可以想象,在这山上是如何盼来春天的,它又是如何短促。不到四月二十日,花儿是不开的。梅、樱、李,几乎同时开放。城址怀古园,四月二十五日是祭日,这当儿正逢花事最盛。然而,每年又必定有风雨袭来,一下子把花儿全吹落了。我们的教室,四周被八重樱围绕着。三个星期之前,一簇簇密集的花朵,紧挨着教室的窗户开放。课余时间出外一看,浓艳的花影映在我们的面庞上。学生们在树下玩耍、嬉戏。尤其是那些刚从小学校来的青年学生,一会儿躲在那棵树下,一会儿攀着这棵树的枝条,简直像小鸟一般。说着说着,这里已经完全变成初夏的光景了。一个星期前,我吃过午饭,和四五个学生一块儿到怀古园去了,高高的荒废了的石垣上布满了新绿。

我教的学生不光是小诸镇的青年,也有从平原、小原、山浦、大久保、西原、滋野和小诸附近其他村落来的学生。他们通常要步行七八里或十多里路。这些学生大都是农家子弟,放学之后,他们各自踏上归途。有的穿过松林,顺着铁路走去;有的沿着千曲川河岸,一面倾听着蛙鸣,一面走回家去。山浦和大久保两个村庄在河的对岸,那地方适合种植牛蒡和胡萝卜等上好的蔬菜。滋野不属于北佐久郡管辖,这个村庄座落在小县的斜坡地带,附近的村庄来上学的学生也很多。

这里的男女劳动强度大。像你这样在城市读书的人,大概不会知道养蚕假吧。外国的农村,如果是小麦产地,学校就会放麦假的,我记得在什么书上读过。我们的养蚕假大致与此相似。繁忙时节来到后,学生们都要做家里的帮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帮助家里人做事的习惯。

学生S来自小原村,有一天,我应邀到S家里访问。我喜欢小原这样的村庄,因为那里到处都有清凉的树荫。还有,从小诸通向那座村庄的平坦的田间道路也叫人喜欢。

我嗅着浓郁的青麦的香气出发了。左右两边都是麦田,风儿吹来,绿波荡漾。其间,可以看到麦穗泛着白色的光芒。在这样的乡间小道上走着,听到深谷中腾起的蛙声,我的心里仿佛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压抑感。这可怖的繁殖的喧嚣,这奇异的未知的生物的世界,透过充满生气的感觉,时时传到我们的心里来。

最近,S家里经营起牛奶业来了。他们是个大户人家,父亲、哥哥在当地很有声望。来到这样的乡间,七口或八口之家已属常见,并不觉得稀罕。十口、十五口的大家庭也是有的。S 家里从老人到孩子都殷勤而富有乡间人的性格,这使我颇有感触。

你访问过农家吗?进门后的院子很宽阔,从厨房一侧直通到后门口。农家还有个特色,房子门口总留有几平方米的“土间”。这家的“土间”连接着葡萄架,旁边是牛棚,喂养着三头奶牛。

S的哥哥提着大铁桶从牛棚里出来了。大门口, S和母亲二人躬着腰,准备把鲜牛奶装进坛子里。我站在近旁看了好一会儿。

其后,我在牛棚前向S的哥哥打听各种事儿。听他说,牛因性情不同,有的温驯地任凭人挤奶;有的则不大情愿。有的暴躁,有的沉静,各有差异。有的牛听觉十分敏锐,从脚步声可以判别出主人来。我还听说,为了使得这些奶牛得到休养生息,开辟了西乃入牧场等地方。

晚间送奶的准备工作做好了,S的哥哥直奔小诸而去。

天牛虫

在这山上,我经常碰到一位长着没有光泽的茶褐色头发的姑娘,有时候那头发看上去又近乎灰色。她站在小小的茅屋前,站在一片片桑园的石垣旁。看到这位姑娘站在这些地方的姿影,不由使人联想起荒僻乡里的生活景象。

“小小百姓,春秋辛勤劳作,到了冬天只能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