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中生活

千曲川风情 作者:(日)岛崎藤村


理学士住宅一带位于荒町后面,这里可以望见醋坊K姑娘家高大的酱油库的窗户。横穿过这块地方走到荒町大街,可以看到许多商店,出售草席、鲣鱼松、茶叶和杂货。当街有座大铁匠铺。高大而幽暗的房屋内,结着古式发髻的老爷子,抡着铁锤,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这位性格古朴而耿介的老爷子是我们学校体操教师的父亲。

在一个晨风清爽、阳光炎热的日子,我带着两个学生,从这家铁匠铺旁边穿出后门,和体操教师一起,直奔浅间山中麓而去。

论起山家,我们将要去的那个地方才算真正的山里呢。那里有居住在深山老林的人们。

我们沿着丘陵的道路走着,这条山路连接着长满粟、红豆和喂马的稗草的田地。随处可以看到白花红茎的荞麦田。正值秋熟季节。体操教师是一位谙熟庄稼活的人,他指点各处闪光的田野,不住地告诉我,那垂着紫红枝叶的是“渡粟”,这里垂着细长青黑豆荚的是“伉俪豆”,感谢他教给我许多知识。这位体操教师是个聪明人,他只要看一眼这些稻田,就能区别出种类来。

看到一座石像,背倚着长有五六棵松树的山冈,那是男女道祖神 的所在地。

原文作“嗫道祖神”,为道祖神之一,男女二像有的脸孔接近,亲切私语,有的握手,也有的相互叠足。据说男女相亲可以产生驱魔的威力来。

来到了寺洼这个地方。这是个极为偏僻的山村,五六户农家分散于各地。我还没有给你讲过黑斑山吧。这座山也同浅间山毗连,我们现在正从小诸古城天主台那片石垣的松林里,来到这黑斑一般,长有许多大片山林的斜坡上。从那座天主台远远可以望见黑斑山脚下点点的白墙。那就是这座山村里的白墙。

有个农民背着盐袋弓着腰走路。体操教师喊道:

“要腌菜了吗?”

“现在腌可以多得二成菜哪。”

同恶劣气候进行斗争的人们,现在就考虑贮藏蔬菜了。

前天晚上降了凉雨,昨天又是好太阳,或许可以采蘑菇了。我和学生一起跟着这位体操教师进入了松林。这座松林归体操教师所有。枯枝败叶的地面上,只能采到几根“黄占地”和“牛额”。随后,分开细竹的叶子进入一片名叫“部分木”的林子里。

我们已经来到相当幽深的松林里了。碰到一家青年男女在干活儿,他们砍下青青的松枝然后捆在一起。女的是个二十上下的年轻媳妇,顶着脏污的手巾,半光着膀子,掖起了衣裾,系着围裙,穿着草鞋。她一头散乱的红头发,一张被太阳晒黑的粗野的脸孔,叫人一下子分不出是男是女。看上去简直就像米勒农民画中的人物一样。

有三四个像是这位女人的弟弟的男孩子,个个都有一副又黑又脏的脸孔,头发就像乱蓬一般。他们都用爽朗而天真的歌喉唱着童谣。

一位母亲打扮的人从树林深处走过来。他们一同停下手中的工作,向我们这边好奇地瞧着。

我们顺着这一家人劳动的山丘继续向上爬,不久来到平缓的松林中了。一个汉子背着割下的青草沿着林间小道走回家去。日光下泻,照在湿漉漉的草上。深林里的空气十分洁净,映衬得这个割草的汉子仿佛像水中的游鱼一般。

一辆满载柴草的车子嘎啦嘎啦地走了过去,这声音传遍了寂静的树林。

我们分开熊竹和杂木寻找蘑菇,当天采得很少。用镰刀扒开枯叶,偶尔可以看到红蕈,这是不能吃的,也有腐烂的初蕈。最后走累了,再也没有人坚持下去了,于是拎起轻轻的筐篮,走到开着南瓜花的田地里,发现了护山人的小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