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迈向高贵(1)

时光带不走优雅 作者:梁艳


2-05

和友人聊天,讨论起高贵,友人说:“中国连贵族都无,哪有什么高贵?”作此感慨的友人是“红色贵族”,中国顶级俱乐部之一CA俱乐部的会员。谈及汇集了当今名流和精英翘楚的俱乐部中常发生的爱小贪小、小偷小摸、蛮横无礼和不守规矩等行径,友人无奈地说:“权贵和精英尚且如此,高贵谈何容易?”

所谓“高贵”,字典里的解释是高尚、尊贵,可指人、可指物。然而,随着追逐名利成为“时代精神”,很多人眼中的高贵成了开宝马、喝XO、打高球、背LV、坐游轮的代名词。当然,也有人对此类物质发达贵族不屑一顾,认为那是暴发户精神。只有泡酒吧、听歌剧、看画展,谈宗教的精神优雅才是真高贵。

那究竟什么是高贵呢?本人的理解是:高贵是一种源自内心的精神气质,是一个人对自我认同和人生价值总结的高尚表达形式。说白了,就是崇尚德行始终如一地高尚为人处世。就像金钱买不了品位,物质发达也替代不了高贵。没有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无论势为天子,还是富可敌国,都与高贵无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曾说:“一个人仅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只是在追求肤浅的生理愉悦,在最世俗的物欲方面得到满足而已。”无独有偶,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将追求四肢、口腹等感性生命身体称为小体,并提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孟子同时也主张,人首先要知道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老孟认为,人有天爵和人爵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也就是说,世上的爵位有上天授予的“天爵”和世袭人为的“人爵”。能实行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孜孜不倦,就是自然的尊贵。只有具备靠自身修炼和培养出来“仁义忠信和乐善”的道德品质才是真正的高贵和至尊的“天爵”。

有趣的是,咱们老孟的“天爵”主张与西方倡导的贵族精神竟不谋而合。“贵族”的英文是noble,除了贵族含义,还有“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等含义。而贵族精神讲究的教养、责任、名誉与慈善,强调的也是一种崇高尊严和高超品性。

一般说来,贵族精神有四大支柱,首当其冲就是教养。与出身、智力、相貌等天赐无法掌控或改变的特征不同,教养是绝对来自后天且可控可改的。莱杰?布罗斯纳安在《教养》一书中指出:“有教养的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人们身处不同位置的等级细微差异很敏感,并因此尊重他人的权利”。

教养的典型表现为谈吐优雅、亲切自然、遵照礼仪、彬彬有礼。而一个真正的贵族就是永远有教养地保持对人性的敬意和尊重,不因身份不等而对人卑躬屈膝或呼来喝去。例如:英国国王爱德华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在伦敦贫民窟视察时,却还站在一个破烂不堪的房门口,礼貌地问里边的老妇:“请问我可以进来么?”

贵族精神的第二项便是担当和责任。是一种作为社会精英,不滥用权柄不恣意妄为的严于律己,和一种勇于承担家族、社区和国家责任的高尚情操。在此点上,老牌的贵族国家英国就身先士卒做足表率。英国的王子们常被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甚至派到前线作战。2008年,当哈里王子被提前从阿富汗前线撤回时,王子很遗憾表示希望有朝一日重返战场。王子说:“如果你离开了那里,这里你所在的团或者你的一位兄弟就必须要去接替你,这样你就会间接地感觉到一种羞愧。”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曾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作为贵族精神的第三项,珍视名誉无疑强调着个人言行与家族或国家声誉的休戚与共。而根据学者储安平“真正的贵族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