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猛犸象的防寒秘诀

把恐龙做成大餐 作者:邢立达


这些有趣的或带有点悲剧色彩的发现,却让更多人关注起猛犸象。猛犸象俗称长毛象、毛象,曾经广泛分布于爱尔兰、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地。这些披着浓厚皮毛的象类成为冰河世纪的典型标志物,最近更是作为主角接连登上动画电影《Ice Age》(《冰河世纪》)。

猛犸象的祖先最早出现在400万年前的非洲,此后逐步向欧亚大陆迁徙,进而通过当时因海平面下降而成为陆地的白令海峡进入北美。为了适应从寒带到温带、从大陆到小岛的多样环境,它们也演化出了不同的种类,目前已确定的就有西伯利亚的真猛犸象,亚洲的平额猛犸象、南方猛犸象,北美洲的帝王猛犸象、哥伦比亚猛犸象、小猛犸象以及北极圈岛屿上的真猛犸象弗兰格尔亚种等等。 在冰河期与间冰期反复交替的几百万年里,猛犸象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占领了极其宽广的生存空间。然而在大约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久经考验的它们却走向了灭绝。最后的猛犸象——真猛犸象弗兰格尔亚种在北极圈内的弗兰格尔岛上又苟延残喘了数千年,直到4000年前才消失。 从挣扎到最后一刻的真猛犸象来看,它们已经高度特化,它们的头骨又短又高,象牙(其实就是门齿)强烈旋转,长度可以超过5米,其臼齿的齿冠高且发育,含有很丰富的白垩质。不过,真猛犸象的个头不算太大,一般个体只有5至6米长,3米多高,但是由于身躯肥壮,体重可达6至8吨。 猛犸象最大的噱头,也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特征就是它们的抗冻力。如果你想有切身体会的话,请到冰库里一游,那种多穿几件毛衣的强烈愿望会跨越一切意识,源源不断地从脑中冒出来。于是,猛犸象演化了。它的抗冻力体现在这几个部位,首先是长毛,猛犸象长着一身能够包裹它们全身的浓密长毛,仅内层绒毛就有10厘米厚,而头顶的外层毛发长30厘米,臀部的毛发更是达到了1米长,要不它怎么被称为“长毛象”呢?显然是顾名思义。其次是耳朵和象鼻,与亚洲象、非洲象不同,猛犸象的耳朵变得较小,象鼻也缩短了,这都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最后是脂肪,猛犸象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背部的脂肪甚至堆积得像驼峰一样。 为了在冰天雪地里寻找食物,猛犸象还演化出独特的铲雪构造,那就是长3至5米,且极度弯曲的象牙,个别雄性猛犸象的长牙甚至扭结在一起,而它们的头颅也长成圆顶状的“尖脑门”,以支持沉重的长牙,这样的构造可以让猛犸象很快地推开地面的积雪。凭借着如此完善的装备,猛犸象得以适应严寒的气候,成为象族中唯一挺进北纬45度以上的类群,并在艰难的环境下繁衍了数百万年。 如今的西伯利亚旷野上,飞雪漫天,寒风咆哮,景物依旧,但在风雪中昂首迈步的猛犸象却再也见不到了……这些曾经漫游整个北半球的巨兽已经伴随着雪花永远消散在西伯利亚的旷野上,但它们将继续活在我们的想象中,直到被成功克隆的那一天。 

那一天,终会到来,以古生物学者之名。

》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