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领导者的条件(3)

坚守底线 作者:(日)稻盛和夫


那么做,作为人正确吗?

很遗憾,在日本可以学习企业经营的场所几乎不存在。大多数经营者都没有受到任何有关方面的教育,每个人只能自己一边摸索,一边经营,这就是现状。在这种情形下,年轻的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者不懂企业经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回顾我自己,在京瓷创业之初,对经营也是一窍不通。因为是技术员出身,把产品做出来,为客户作技术方面的解释,并把东西卖出去,这些我能做到。但企业该怎么经营,人心该如何掌握,连ABC也不懂。对于企业管理基础的财务,我更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尽管如此,作为经营者,对于部下提出的各种问题,却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明确的指示。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公司就会倒闭,员工及其家属就可能流落街头。

暗中摸索的结果,我这么想:

“我们在儿童时代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斥责:不许说谎,不要给别人添乱,要为人正直,不可贪心,不能只考虑自己……把这些教导作为经营的方针,作为判断的基准。也就是说,把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基准,这样去经营企业。”

随后,许许多多经营问题接踵而来,针对碰到的问题,每次我都用“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标尺去对照衡量。同时,每每反复自问自答,追求企业经营应有的理想姿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被私心杂念所束缚,就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反过来说,提升心性、达到纯粹的精神状态,就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结论就是,不以“赚钱还是不赚钱”这种基于私利私欲的判断标准去处理问题,而是具备“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这一普遍性的判断基准,这样公司就会顺利发展。

“作为人,何谓正确”我在对这一命题的自问自答中构建了我的实践经营哲学。在缺乏学习企业经营机会的现状下,我认为我在盛和塾传授这种哲学很重要,并且备感自豪。

京瓷处在中小企业的阶段时,我还很年轻,也不成熟,当时困扰我的问题,现在塾生们也碰到了,他们因找不到解答而困顿烦恼。对于这些塾生的提问,我全力以赴,认真回答。提问的一方极其殷切,回答的一方极度诚恳。在盛和塾,时间就在这种紧张而又热切的气氛中流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