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尔街的苦恼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帮助谷歌这样的企业上市,承销其股票,或者提供其他融资方法从而使企业的早期投资人顺利退出,仍是现在华尔街大型投资银行的核心功能。“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公司上市制定新发股价的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哈佛商学院名誉教授塞缪尔·海斯评论说。

只有发行人及承销商的名称是不同的,当然了,还有就是股价变得越来越高了。但是通过谷歌上市这个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华尔街机构之间的关系,包括资本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在一个公司上市融资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顺理成章、简单明了的。从卖方角度来说,像谷歌这样的公司会觉得这些投行并不会总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同样的,资本市场的买方,也就是投资者,也总是同样抱有怀疑态度的。

海斯教授认为投资银行及其企业客户之间日益恶化的关系是由于华尔街自身的不断变化造成的。比如在过去20年间,所有四骑士公司最后都被国有机构吞并,其中绝大多数变成了企业大鳄,这意味着规模稍微小一点的项目虽然性价比不高,但在现实世界里,这是早期的企业必须做的。风险投资人们对这个趋势非常了解,他们对这种“越大越好”的行业趋势表现出非常大的担心。“除非我们有下一个谷歌,否则那些投行的家伙们根本没耐心听下去,”一位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人无奈地说,“他们只想要那些确定能获利的交易,那些可以大幅度改写他们本季度报表的大单子,因为那才是他们利益的来源。他们根本不在乎和企业客户搞好关系,即使这样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帮他们赚大钱。他们已经背叛了我们的信任。”他谈到了高盛。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不久,高盛就把它在沙山路上的办事处关闭了。“如果有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就让人飞过来,但是已经完全不像以前那样有很多人在关注着这些新兴公司的发展,更别提什么服务了。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投资的这些公司继续发展到要上市的时候,整个上市融资的过程会越来越艰难。”

这位风险投资人悲观地预测说,越来越多得到风险投资的企业,因为规模达不到投行要求的性价比,在生命周期本应该发展壮大的阶段却因为得不到应有的融资机会而像藤上的葡萄一样慢慢枯萎。他认为这对于这个国家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华尔街两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个好兆头。有很多极有潜力的企业家被抑制了,而那些本来前途光明的企业则被耽误了。华尔街如何才能回归到它应尽的职能上,帮助有希望的企业融资从而实现它们的未来呢?“我们在认真地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希望华尔街上的人们也同样能发挥他们的作用。”

至少在现在,风险投资行业仍然保持其工作的一贯趋势,每年都持续向创业公司投资高达数十亿美元。尽管当前的市场一片混乱,但是创业基金还是希望它们所投资的这些企业有一天会有几家成为下一代的谷歌、亚马逊。而且现在的创业企业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电网或是有商业价值的新型医疗设备。但是从2009年这一年的形势来看,整体局势还不是十分明朗。虽然华尔街开始作出一些改变,有针对性地承销一些规模稍小的上市项目,但这种趋势并没有停止,大多数的华尔街投行还是在忙着内部重组。这种情况影响了很多创业基金的正常退出。风险投资公司——同光资本的合伙人吉姆·弗耶谈到,在正常情况下,他的公司每年投资8~9个新项目;而到2009年10月为止,他们公司只选择了三家公司来投资,目的就是为了预留一部分资本,以备那些以前所投资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时之需,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问题是不应该由这些风险投资人考虑的。国家风险投资协会也发觉在业界这样的做法成了一种趋势。到2009年第三季度为止,只有13%的资本投向了新公司,这是一个历史最低纪录。普华永道风险投资行业分析师特雷西·雷夫特罗对这种趋势非常担心,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对有潜力公司的资本支持会越来越少,将来有实力上市的公司就会越来越少,而这种状况对于金融网络的买卖双方都是具有极大伤害的。

华尔街众多的投资银行与它们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破裂,并不仅仅局限于西海岸硅谷的那些创业企业,就像本书在后面会详细介绍的,这种关系破裂不是仅限于这张金钱大网的某一部分。其实在华尔街,资本买卖双方的关系紧张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而这种关系紧张正是因为华尔街逐渐摈弃其最核心的功能,使得其客户的收入和利润不断下降,从而不断激化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