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逐阿尔法(1)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各种投资者对于阿尔法自然都是无比渴望的。不论是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还是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它们的目标都是要找到可以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带来稳定收益的基金经理。在美国经济艰难的年份里很难找到可以赢利的投资项目,他们需要到新兴市场上去找机会,比如亚马孙的林地、中国市场上的股票、迪拜的房市,或是南美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等。每当股市崩盘,像是1987年、1989年、1994年,市场还没完全恢复,1997~1998年间又崩溃了一次,在这些年份里,美国基金都会一股脑地涌向国外市场寻找机会。在紧接着到来的2000年到2002年这长达三年之久的大熊市期间,是对冲基金时代的真正到来。在那段时间里,对冲基金的数量上涨了25%,而它们所掌管的资金总量更是上升了42%之多。当大多数共同基金经理人都在艰难度日的时候,对冲基金还是可以赢利。对冲基金可以把传统意义上的无关产品变成投资机会,比如它们在南美投资的5 000英亩耕地,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要比金融机构手里的传统股票债券容易变现得多。因为对冲基金可以在市场不佳时找到阿尔法,它们对于投资人来说自然就更有控制力。在传统的金融世界里,投资人如果对一个基金失望,他们可以按照当时的市价撤走其投资。随着对冲基金变得越来越强大,“天才儿童”明迪奇发明的这种“锁定”条款被广为使用,对冲基金经理人开始制定各种复杂的锁定期条款,这又帮助对冲基金获得了其他基金所没有的资金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对冲基金的吸引力在于它们可以灵活地去任何地方的金融市场做交易。对冲基金,顾名思义,这些基金经理人们花最多时间做的事就是“对冲”,用金融术语来说叫做“套期保值”。可以用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解释这种做法:一个对冲基金投资了大量资金在一个炼油企业的股票上,为了规避原油市场走低而带来股价下跌的风险,对冲基金会在原油价格下跌时买进随之下跌的原油期货,股票市场上的损失可以在出售原油期货的时候弥补回来。而事实上,对冲基金经理人真正使用的对冲策略是极其复杂的,都是经过精密策划及计算的。

对冲基金这种灵活的做事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者普遍认为对冲基金经理人的经验和智慧可以把各种金融产品都灵活地使用起来,从而拥有非常多的收益机会,因此对于市场的依赖也要小很多。而共同基金却只能在市场大趋势好的年份里有较好的收益,这也大大减小了其对投资人的吸引力。而且共同基金的业务模式也非常有局限性,它们投资金融产品之后,一般采取的就是长期持有的态度,这与对冲基金的战略完全不同。另外对冲基金通常都会与其投资人签订投资锁定条款,这样它们对于它们所管理的资金有极大的控制权,它们可以在本土或海外做投资,它们可以投资在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期货等各种产品上,它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对冲策略随时买空卖空,它们还可以贷款来产生杠杆收益,总之,对冲基金是整个金融大宇宙里的统治者。

格伦·杜宾是对冲基金巨头高桥资本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儿时的伙伴亨利·斯维卡一起建立了高桥资本,后来他们把基金卖给了摩根大通的创始人之一大通(而杜宾和斯维卡仍然负责基金的运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两位合伙人把商品期货交易和股票债券结合起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杜宾回忆说:“1987年的大崩盘让投资者知道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索罗斯和柯夫纳的策略都是做长线债券、短线股票,而手里只有长线产品的人都维持得特别辛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