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增长作为意识形态(1)

出路 作者:(德)曼恩哈特·米格尔


增长,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创造工作职位;增长,为了消除国家和全球的贫困;增长,为了满足本性中追求扩张膨胀的欲望和寻求社会认同的愿望。增长作为历史的烙印和统治的典范,所有都要听从于它,它举足轻重。但这没有充分解释为什么许多社会一定要集中于物质财富和服务量的不断增长。为什么地球上最富裕国家的人民会害怕如果经济没有增长他们不能继续生存?什么使他们相信,没有增长就什么都不是?

仅仅指向物质需求或工作职位不能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疑问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在聚焦增长的社会中没有进行清醒的斟酌和坦诚的讨论,增长可以带来哪些益处,可以造成哪些破坏?没有人会真的认为经济增长完全没有危险和副作用。那为什么没能心平气和并且公开地对比增长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两者没有可能互相抵消?为什么大部分人,包括政府领导层,都不停地说着增长明显的巨大恩赐,却不让那些专业评估对增长的缺点进行评估,而最多是容忍少数有耐心的人来反思增长的弱点?这种对增长的话题进行阐述时出现的不对称从何而来?

很多人说,在很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和其它一些国家中,经济增长不再仅仅是火焰带来的光与热 就像之前很长的时间内火使人们的生活减轻负担,变得富裕。经济增长更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控制着人类的思想和感情,而且还尽可能地摆脱了理性的思考和批判式的反思。作为意识形态,经济增长脱离了有形的尘世的平淡领域,吸收了形而上学-宗教般的特征。增长以特定的方式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宗教,因此不再需要那些理性的理由 信仰是更重要的。

当不只个别人 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个别人 而是早就实现较好富裕的整个民族认为他们的生活幸福取决于不断增长的富裕;当富裕国家的政府宣称没有高的增长率他们的国家无法统治,民主无法保证(40);当根基雄厚的经济企业不断膨胀,终于到最后爆炸般地失败,有一点就变得一清二楚:增长成为了某种可以说是顶礼膜拜的东西。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增长不再是达到更高一级目标的手段,而成了目标本身。人们按照原则来追求着增长,这种原则就是:“3”不仅仅大于“2”,而且比“2”要好。

这种看法将增长由无害的火苗煽动成了损害巨大的火灾,牺牲者越来越多:人类、动物和植物;风景、城市和文化;家庭、友谊和邻里关系;仁爱和博爱;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无论是哪里的路增长都有先行权。人类被教育成社会生产性的 或者说推动增长的 一个环节;动植物根据它们(对增长)的可利用性被选择和控制,或者被划分到无用的一类;风景和城市根据它们的增长潜力被评价,相应分成“好”或“坏”的级别;增长强劲的文化消耗了增长弱势的文化;家庭、友谊和邻里关系如果阻碍了对物质增长这一目标的追求,那么就会失败;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既然什么都不能逃出增长的地盘,所以它们也无论如何不能免于受害。

增长渗透到社会的所有领域,从被称为社会细胞核的每个家庭开始。为什么是家庭政策?问题的回答在2009年德国联邦家庭事务部的家庭报告里:因为长久的家庭政策会加强德国的经济增长,连个体经济急需的利润率也会由此提高(41);在艺术、科学和体育领域中也是如此。艺术,据说有助于经济(42);科学,只要他是“应用定向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促进经济和增长的就会被资助,而非应用领域则有很大困难。由此导致了大量的知识流失,社会却可以容忍(43);体育方面也毫不例外,如果它能成为促进销售额和利润的媒介,那么就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声望,如果没有这项功能,公众的兴趣就很少(44),因此由体育协会变成经济企业的例子越来越多,它们把对利润率的考虑排在第一位(45) ,而不是运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