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的,大大的坏(1)

你的,大大的坏 作者:周黎明


南非电影《第九区》(District 9,2009)是一部科幻片,讲180万外星人移居地球的故事,但科幻只是外衣,内核在于它的政治寓意。对于南非而言,影片影射了当年的种族隔离政策;拿到美国放映,外星人成了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的代名词——不仅是代名词,而且一词两意,因为英文中“外星人”跟“外国人”是同一个词:“alien”。

这部索尼投资、全球发行的影片有一群反角,是尼日利亚人,在影片中扮演着类似黑社会的角色,主要从事非法贩卖武器以及食用外星人器官等勾当。影片上映后,尼日利亚政府很不爽,宣布封杀该片。我对非洲内部的关系不甚了解,不清楚为什么该片编导指名道姓把另一个非洲国家说成那样。当然,不是对整个国家,是针对其中一群人。从美国观众的角度,这伙人的小偷小骗可以理解,因为美国网民的电子邮箱里充斥着“尼日利亚银行来信”,都是技术含量很低的骗术。不过,该片并非轻喜剧,对该人群的负面定位跟美国民众对尼国的粗浅了解似无关联。

不管怎么说,显然南非拍这类电影不需要经过外交部的审批,虽然闹了外交风波,似乎未伤及两国关系。如果这个黑帮属于日本或韩国,或许该片就会损失这两个电影市场。近年来,好莱坞最头痛的是为电影找反角。很多人认为好莱坞肆意丑化他国,其实这是高估了它的政治敏感度。好莱坞最期望的是占领全球每一个市场,但每打开一个市场,它就失去了把那个国家刻画成反角的机会。好莱坞的市场虽然包括尼日利亚,但显然不够大,不足以让好莱坞及其发行的影片修改剧本。

中国的命运便远胜尼日利亚。米高梅重拍的《红色黎明》(Red Dawn,2010),描写中国侵入美国,拍完后一想,这得罪人呐。于是乎大改特改,把反面人物改成了朝鲜人,据说浪费了不少钱。怪谁呢?从这事可以看出,美国大公司没有设政治辅导员一职,甚至管理层没有要求最低智商。

敌国当反角

纵观影史,最安全的反角是纳粹,但总不能老拍二战题材呀。冷战结束前,苏联和中国曾当过007影片的反角。其实,这更多是007系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所决定的,一切皆在美化或丑化,不以真实性为宗旨。(六十年代获奥斯卡提名的美国片中,有正面塑造苏联的作品。)冷战的终结剥夺了好莱坞这种肤浅的“乐趣”。(从文化角度,007应属于英国片。)想来想去,一个相对没有异议的恶棍是国际毒枭。我怀疑,如果是毒枭投资这类影片,他们依然会把毒枭定位成反角,如同香港黑社会投拍黑社会题材,只要赚钱,不惜自毁形象。

没多久,出现了中东恐怖分子。刚开始,一些中东组织表示抗议。《真实的谎言》(True Lies,1994)等影片早有防备,他们辩解道:我故事里的中东人既有坏人也有好人。等到“9·11事件”发生后,好莱坞的编剧就无需再躲躲闪闪了,至少美国境内不再会有人抗议银幕上出现干坏事的中东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