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送礼之前,需要充分准备(2)

中国式送礼 作者:马琴


在送礼的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尴尬,看到受礼人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却在接受自己的礼物时波澜不惊、寡淡超然?同是精挑细选的礼物,同是价格差别不大的物品,受礼人为何会表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其实,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影响着他的价值观,也影响着他对一份礼物的态度与看法。礼物的轻重贵贱并不是“价格”说了算,一份再廉价的礼物,如果能在受礼人眼中展示出其特有的意义,对受礼人而言也是“重情重义”的好礼;一份再昂贵的礼物,如果不符合受礼人的身份背景和现实需求,也打动不了他的心!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送出的礼物在受礼人手中会出现“贬值”现象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送礼时,我们千万别忘了事先了解一下对方的生活背景。

怎样根据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投其所需给其送礼呢?

★家境不同,对礼物的偏好也不同。家庭背景稍差的人,在接受礼物上偏爱于接受实在、耐用、持久、急需性的礼品。而家庭背景较为优越的人,一般物质条件都较为丰裕,他们在接受礼物上往往就不会太在意礼品的贵贱,反而在乎的是附加在礼品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了解对方目前的喜好,送对礼。一味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选择礼物,往往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的偏差,送礼时,要懂得以受礼者目前的生活档次和欣赏品味为择礼基础,对礼物进行精心筛选,唯有送出的礼物符合对方的欣赏层次,才能达到“博君一笑”的目的。

★职业背景也影响受礼者对礼物的喜好。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心理,在选择礼物时,不妨多参考一下对方的职业特征,选择与其职业有关的辅助器材、必需物品等各类小礼品,因为受礼者一般不会排斥能带给他工作愉悦之情的贴心小礼物。

★了解对方的居家状况,切忌送对方家庭中早已繁复累赘的家居摆设。这些礼物哪怕再贵重,一旦被受礼者归置于“多余品”的范畴,就很难逃脱被冷落的境遇。同样,你的付出也赢不来对方的好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