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览,广收博取厚积薄发(1)

任凭风:且听雨 作者:童小茜


大宋王朝,中国古代理学进入一个巅峰期。前期有程颐、程颢、张载等人,而后期集大成者,是为朱熹,世称“朱子”。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注释过的典籍数不胜数,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譬如《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皆是传世著作。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融汇儒、释、道三家奥义;他的学术成就,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清代学者全祖望在编撰《宋元学案》时称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朱熹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这源自于他的广读博览,从这两首《观书有感》中,我们便可略窥一二: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一首中说道:“仅仅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啊,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铺开,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徘徊。如果要问那方形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这样清澈,那是因为在它的源头处,有着永不枯竭的活水供给而来。”而第二首诗是说:“昨天午夜时分,江边春潮阵阵,巨舰大船在那春潮之上,轻盈得跟羽毛似的。往日里行驶要白费掉许多推拉的力气,而今却能在江水里自由自在地漂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