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2.0与3.0:代际的力量(2)

网络整合营销实战手记 作者:邓超明


就如同一些营销人或研究者们所讲的,营销2.0时代呈现这样一些特征:精准、互动、体验、娱乐化。“精准”讲的是在影响目标消费群体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在锁定目标受众时的办法相当先进,同时消费者中不少人会在互联网上给自己打上标签,或成为一些社群里的一员、成为某些网站的忠实浏览者,这种习惯会被营销者所注意到,并应用到营销过程中。 而“互动”则象征着不少Web 2.0平台的出现,个人可以轻松、方便、快捷地参与到互联网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连,当一个热点激起个人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具有相同意见和特性的个人就有可能形成一个虚拟的组织,形成传播的规模效应。 Web 1.0时期的网络广告,其传播内容多是围绕品牌、产品展开创意,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在Web 2.0营销活动中,往往是通过一个具有娱乐性和个性化的沸点结合产品进行信息的主动扩散,来达到营销目标,故此也就让营销2.0有了“娱乐化”的特征。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只需有一个好的活动创意及推广模式,接下来的内容创造、传播和交叉复制便由网民来完成。比如组织一次有吸引力的产品试用,参与者把产品体验分享在网络上,就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购买行为。 因此,企业通过运用Web 2.0开展营销活动,使得企业和广告公司的角色发生了转移,企业成了发动消费者主动推动品牌的组织者,消费者成了内容的分享者和传播者。 在Web 1.0时代,个体网民弱化为观众,消费者是旁观者,而Web 2.0的营销,使得具有特殊个人喜好或者共同用户体验的顾客群体可以通过虚拟社群的形式走到一起,发言、讨论,经济而便捷地向他人传播信息、分享体验。 营销2.0热闹了非常久,而且确实有不少企业相继投入其中,比如做博客分享、做网络活动、做SNS、游戏组件、富媒体、网络短剧等,比如“爱宝贝  挑战3A代言人”的超级环保宝宝海选赛、果缤纷植入“缤纷果园”的SNS营销、安婷植入“未来宝宝”虚拟养成类游戏等,都是这方面的尝试。 科特勒这位老兄,带着“营销3.0”概念又来了。不过,这个已经不新鲜,在国内,最少是两年前就已经有人在提,并且还在拿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先看科特勒对3.0的观点,他首先对营销同样按1、2、3进行了划分,并且认为营销1.0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营销2.0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而营销3.0——“以人文主义中心的时代”已来临,先进的企业不仅追求品牌的独特性,还要讲究“品牌道德”。它是意义的营销,这些意义需要以战略的高度整合到“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中去,归根结底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科特勒的分法也是颇有道理的,不过从市场应用和战术的角度看,他所建构的营销3.0还不够全面,也不够精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