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光照排狙击战(6)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这一系统是1975—1976年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设计的,所有的设备和元器件全部是国产的,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硬件水平。但系统的设计思想却是超前的:比美国更早采用字形的轮廓描述方法;首次用附加的控制信息描述笔画的敏感部分以保证字形变小时的质量;首次在激光逐线扫描且不能停顿的条件下,实现了轮廓字形的分段高速复原。”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闻讯,第二天就赶来了。看着样机输出的汉字又漂亮又清晰,方毅兴奋极了,当即要求新闻媒体予以宣传。

不过媒体却对这一样机顾虑重重。说是成果,可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大话说出去,会被人嘲笑的。踌躇许久,只有《光明日报》记者朱军写了一条很长的消息,发在了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王选说,这是“在报社总编辑直接支持下完成的报道”。文章的大标题是“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副标题是“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标题字号之大,很是罕见。朱军还在头版编发了评论员的文章和小报样张的照片。

无论是记者还是王选本人,对标题中那个“主体工程”四个字都曾颇费心思,特别强调“主体工程成功”,那就是说明整个系统并没有获得成功,离应用还差得很远。

输出报版样张,仅仅意味着硬件调试成功,接下来他们面临的是软件系统的调试,这个分量极重的担子几乎都压在了陈堃銶肩上。软件系统调试,包括具有实时功能的多用户操作系统、命令处理程序和批处理排版软件,总量达14万多行汇编语言。而且,由于软件的编写完全是在简陋的国产机上完成的,王选说:“硬件条件的简陋,使得调试工作变得难以想象得艰难,称得上是千辛万苦。”

千辛万苦的回报是一本清丽的小册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