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两个五年计划(19)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

回到北京,王选向范慕韩立下毒誓:“三年,最多五年内,我一定要使国外照排系统基本不能进入中国!”

但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完成了激光照排中试任务的新华社,“为了筹建业务技术大楼(即新华社新闻大厦),迎接北京亚运会,不得已将技术人员撤出‘748工程’的研制团队”。至此,王选与新华社的合作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年,这是最为艰难的十年。

接下去怎么办?

王选后来说,九死一生,每一步都是九死一生。就算到了1985年,“To be or not to be”,王选依然战战兢兢,不知前路胜算几何。

★★★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安岗自告奋勇地接过了棒。

安岗,时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1984年初,胡耀邦在中央书记处一次会议上提出,《经济日报》要开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宣传,以开启民智,迎接西方世界的挑战。

安岗听了这话立刻就兴奋了,他马上在编辑部内增设一个科技部,专事科普宣传,很快推出了“计算机知识”、“核能知识”等20多个高新科技宣传专页。这只是第一步。

这个主意颇多的老头直接去找胡乔木,提出要借机对《经济日报》实行一次全面性技术改造和更新,以在全国报界首先实现新闻信息采编运行电脑网络化和报纸印刷出版自动化。

好啊!胡乔木喜出望外,对安岗的想法十分赞同。

《经济日报》的前身是《中国财贸报》,1978年创刊,到1982年的时候,发行量已经逼近百万份。1983年元旦更名为《经济日报》后,报纸发行量达到了160多万份。但是,与之完全不相适应的是报社印刷厂落后的设备和工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