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再见了,谷登堡(14)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

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子总是难以散去。

1989年2月16日,国家经委协调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提出,由电子部下属昆仑电子印刷设备服务公司牵头,加上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北大新技术公司,三家成立联合性质的实体公司;会议还提出,要做到六个统一,包括统一规划、集中投资;统一对外(包括统一对外出口);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维修、培训、服务;统一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统一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就连联合公司的人选也已经定好,昆仑电子印刷设备服务公司总经理王昌茂将担任联合公司的总经理。

北大的人一下子就愣住了。这是一个已经遭否决的方案,怎么又要求继续执行了呢,而且,看目前的架势,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彼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刚刚成立,廖幼鸣任公司总经理。显然,要求激光照排业务合并归口,跟这个央企巨无霸的横空出世有着密切的关联。

很快就到了1989年的春夏之交,北京大学陷入了巨大的政治麻烦之中,最高层的人事变动,使得校方暂无暇应对此事。

1989年10月12日,几方在杭州千岛湖开会,讨论联合公司章程。

1990年4月13日,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公司要求北京大学在联合公司章程上签字。

直到这个时候,北京大学才终于缓过劲来,他们坐下来,开始认真商讨对策。

1990年5月5日,北京大学就联合公司一事,向国家教委打报告。报告中说:“联合公司是中电集团的一个直属公司,实行六个统一,联合公司成员单位是联合公司的二级法人,并规定联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必须由中电集团委派,这实际上是将北大新技术公司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并入中电集团。”

北京大学拒绝在联合公司章程上签字。

国家教委支持了北大的行动。

教委相关负责人特别说:“……在与有关部委接触中,常感到他们有一种观念,即认为学校只要搞教学、科研,不要搞生产。对于北大搞起新技术公司这种生产规模的企业(1990年产值1.5亿元),很不理解,不想去扶植,老想‘拿过来’。这种观念在相当多负责的领导人中也存在。这种观念很不利于校办企业的发展。”

国家教委和北京大学旗帜鲜明的态度,终于让北大新技术公司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避免了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次行政兼并之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