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火红的方正(6)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那时候,中关村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卖AST电脑,现在还有谁记得这家公司的品牌呢?AST的发迹纯粹是因为IBM打了一个盹。当年英特尔推出386,IBM卖286卖得挺好,就没怎么在意这件事,英特尔就转而把386给了其他的兼容机,包括AST。联想公司成了中国内地最大的AST代理商。

柳传志曾回忆道:“AST好卖得不得了,张立基(联想香港AST代理业务负责人)他们狂得不行,所有的人都求他们。直到1992年、1993年,Compaq(康柏)都被AST压在底下。”

赵威一开始也代理AST,半年做了5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他就去找AST,希望他们能把方正和联想放在同等的地位看待,给同样的进货价。但AST毫不迟疑地拒绝了,他们不愿意得罪联想。

赵威转而去找IBM,那时候四通已经做了康柏。

可是IBM的限制条件颇多。第一,方正不能做独家代理,甚至不能做北京市的独家代理;第二,方正不能为486/66做广告,当时486/66属于“巴统”对中国禁运的物品。

当然想做HP的代理更不可能,HP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渠道。

最终,DEC美国数字设备公司,英文: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简称DEC。的Digital答应了方正做独家总代理,并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以致当时中关村把方正称为“Digital第二”。

DEC是做小型机出名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PC市场需求大增,DEC也只好采用Intel处理器生产PC,这就是Digital PC,它后来在中国市场上红极一时,却应归功于找到了北大方正这个总代理。

当时在中关村,绝大多数的品牌都价格混乱,渠道相互打架。唯有方正代理的DEC保持了一份清静。那时候的方正通过卖激光照排机,在全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分销渠道,它能以最快的方式把产品发往全国,送到用户手中,避免了很多中间环节,但却给代理商留足了利润空间。

“如果想让经销商用心经销Digital PC,必须先要保证让代理商多赚钱。如果他挣的钱和经营AST一样多,他一定没兴趣,因为AST可能5分钟就能推销出一台机器,而Digital可能要讲一个小时,但如果能让经销商赚两倍的钱,他就会觉得那55分钟闲着也是闲着,卖Digital划算。”赵威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