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足能常乐

修得禅心 入得禅境 参得禅悟 作者:张明帅


  

【禅林漫步】

清朝纪昀在《训次儿》中说:“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曾国藩也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这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诗句,无不在告诫人们要在现实生活中把好生活之舵——知足才能常乐。知足,示意着人们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凡事适可而止,随遇而安。因为知足,所以常乐。

人们常说:心无长物轻如燕。然而生活中,我们时常被种种烦恼所困扰。很多人经常觉得失意、失落或者气馁,感到生活很累很苦,一些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和心境。

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有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有一句曰: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自然已经给予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足够我们走完生命的历程,应该知其足而后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就会感到生活处处皆美好,从而乐在其中。任何非分之想都是自寻烦恼和自讨苦吃,都是对生命的摧残。

 

【禅语故事】

一位作家功成名就之后,总是忙忙碌碌,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老的禅师。

作家向禅师言道:“师父,我为何自从出名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禅师问道:“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

作家如实回答道:“我一天到晚要交际应酬,要演说,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同时还要写作。唉!师父,我活得太累太苦了。”

禅师突然打开衣柜,对作家说道:“你这一辈子买了不少华美的衣服,你将这些华美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作家说道:“师父,我穿着自己身上这身衣服就足够了。现在你要我将这些华美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我会感到很沉重的,我肯定会极不舒服的。”

禅师说道:“这个道理你也懂,那你为何还要来问我呢?”

作家一脸迷惑。禅师说道:“你已经知道——你穿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已足够了,即使再给你穿上更多华美的衣服,你也会感到很沉重,你也会觉得不舒服。你难道还不明白,你是一个作家,并非一个交际家,也不是一个演说家,更不是一个政治家,你为何要去扮演一个交际家、一个演说家、一个政治家的角色呢?你为何要去做一个交际家、一个演说家、一个政治家的事呢?你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吗?”

作家恍然大悟道:“每一个人只有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其人生才会轻松愉悦啊!”

 

【禅来禅去】

人的不快乐多来源于不知足。人生在世,没有比轻松愉快的心境更宝贵的了。享受既得,时刻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就会快乐终生。要做到知足常乐,就必须经常审视自己,时刻保持一种豁达的积极心境,将各种不切实际的物欲消灭掉,排除不断袭来的各种诱惑,抵御想入非非的各种杂念。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任何荣华富贵与得失成败都无法左右自己淡然、悠然的心境,守住知足恬适的心理堤防,做到“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安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