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容他人错

修得禅心 入得禅境 参得禅悟 作者:张明帅


  

【禅林漫步】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人总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造成特别大的损失的话,采取宽容他人并主动先道歉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所犯之“过错”坦然接受。有的人能坦率认错,知错就改。拒不认错的人是因为死要面子,认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自己失了颜面,没了威信。敢于认错是明智之举,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不仅个人的形象不会受到丝毫影响,还能有助于自我完善。

 

【禅语故事】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捧着一束鲜花和供果,赶到大佛寺上早课。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水果被撞翻,忍不住叫道:“怎么这么粗心,把我的供果全都撞翻了,你看怎么办?”

这个人也非常不满地说道:“已经撞翻了,顶多向你道歉,你不要这么凶嘛!”

朱友峰更是气愤:“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

接着,两人彼此互相指责,声音此起彼伏。

广圄禅师经过这里,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点化道:“莽撞地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接受别人的道歉也不对,这些行为都愚蠢不堪。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真诚地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关系有很多很多,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一大早儿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不值啊!”

“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这个人又转身向朱友峰说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也真诚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该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禅来禅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是成熟的表现。当你无法避免不犯错误的时候,请勇敢地承认错误,认真修正自己的行为。同时,原谅他人也是一种豁达、一种美德,更是人间最高尚的情操。

人世纷争,无非恩怨。因恩生爱使人际关系巩固;因怨生恨,使人际关系破裂。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当而结怨的情况时常发生,如果不及时解决,轻则产生隔阂,影响团结,重则关系破裂,闹到势不两立、两败俱伤的地步。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冤冤相报,恩怨之争就没有穷尽了,不如先一步道歉,原谅别人也是为自己敞开了一扇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