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持执行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顶级团队执行力:像海豹突击队一样行动 作者:吴宏彪


  

学习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否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荀子认为学习永无止境,只有生命完结了,学习才能停止。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毛泽东同志的渊博知识、过人才智,也与他一生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1976年9月,毛泽东同志逝世前夕,其卧室的床上、桌子上、书架上,还摆放着夹有纸条或翻开放着的《鲁迅全集》,这套书伴随伟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路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学习和工作应该是人从生到死连续不断的过程”,后来又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习是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课题”,“生活与学习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是相伴始终的一个过程。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又进一步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学习能力成为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核心能力。

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人才学上有一个“蓄电池理论”: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之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至5~22岁;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则要求把12年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因此,每个人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胜任本职工作。

一些人削尖了脑袋要进海豹突击队,有人却迫不及待想当逃兵。教官斯通克兰姆告诉队员:“你们不能现在就退缩!训练还没有真正开始!因为训练将持续到你退伍的那一天。”通过训练和考核正式成为海豹突击队队员后,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比训练时更加残酷艰难的磨炼,因为要保证随时保持战斗力。每天都要做俯卧撑、跑步、柔软体操、游泳、障碍跑……

特别是每个周日晚,训练营里都会突然枪声大作,学员们冲到操场上,看到模拟大炮在发射炮弹,M-60坦克在扫射,一台机器喷着浓烟,绿色信号弹划破天空,高压水管喷着水柱,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一切是那么逼真,好像战争已经打响。他们要做一项残酷的训练,就是在水中装死人:学员们穿着军服,光着脚跳入水中,面朝下,一动不动装死。换气一定要十分小心,迅速吸一口气后立刻恢复“死人”状态。当身体下沉得厉害时,才能踩一两下水,让身体浮起来。整个过程,身体一定保持高度紧张。其间,有几个队员忍受不了冰冷的海水,游回了岸。斯通克兰姆教官说:“如果再有一名学员去敲那个铃,其余人就可回到水面。救护车里有温暖的毛毯和热巧克力等着你们。”不久,铃声又响了。剩余学员兴高采烈地上了岸,却被教官命令道:“脱下裤子,躺在码头上。如果没有穿短裤,赤身裸体更好。”夜晚的海风寒冷刺骨,队员们感觉自己好像躺在一块冰上。教官用水管向队员们喷冷水,队员们个个冻得浑身发抖。

如此折腾之后,所有队员都体验了二级体温过低:身体剧烈颤抖,意识轻度混乱,说话语无伦次。也有人可能体验三级体温过低:体温不到36度,身体停止颤抖,开始像傻子一样胡言乱语。“更高一级”就是死亡。教官监测着空气和水温,以考察学员们的耐寒极限,同时确保不发生永久性冻伤的后果。其间,铃声此起彼伏,感觉像发生了火灾。救护车的门敞开着,里面坐满了选择放弃的学员,他们裹着毛毯,喝着热巧克力。

“地狱周日”的训练极其艰难,支撑队员们的只有他们的信念,他们只能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能熬过“地狱周日”。在心理学上,这叫“自我效能”:即便任务看起来不可能完成,信念的力量也能让成功成为可能。

海豹突击队的成功是队员们不懈努力的结果,只有不断地训练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而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也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创立学习型社会,并发挥其功能。对于如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以下提出8项具体的建议:

第一,个人培养主动学习的意愿、态度及能力,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条件。

第二,个人应该熟悉多元的学习渠道。

第三,想要终身学习的人,就要掌握各种学习的机会。

第四,进行学历与文凭以外的学习,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第五,快速适应具体环境,并能充分运用必要的器材。

第六,个人不仅要有迅速获得信息的习惯,更要有汇整与批判信息的习惯。

第七,终身学习的内涵是整体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

 第八,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让学习动机与学习成就循环作用,相互回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