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9)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 作者:唐丽君


观众提问:我觉得刚才提到一个话题让我想到很多,就是讲我们市场被单一化了,结果是电影院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但所有的影院里面只放一种电影。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影院的经理们也会说我这个电影是会有票房的。我知道《日照重庆》马上就要发行了,但是可能不会被看好,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刚才大家都讲要尊重导演的个性,要有非常多元化的影片,可是我们放映的终端确实只在放一种电影,我不知道这个当中的脱节,对于创作者而言,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怎么样的应对办法呢?

王小帅:你讲得特别精确,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不太敢说,怕得罪院线经理,而且影院的经理也代表观众,他自己判断这个电影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这种现象发生在像我这样的电影上比较多,但像吴导、彭浩翔的,进入院线应该好一点,《艋舺》(钮承泽导演)应该会也好一点,因为已经造成了很热烈的气氛。

应该怎样去解决,我个人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只有这个市场,只有这些银幕,他们当然要去放大片,有商业成就的片子,因为经营者高兴,所以我特别理解。可是这个里面有没有办法去帮助到这些电影,因为这些电影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要规划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办法,比如说艺术院线。在西方,艺术院线都已经经营那么多年了,我们现在是没有,是一个处女地。这个东西是不是会慢慢地做起来,我不知道,但是这是一个自然的市场规律,它如果需要的话,会慢慢的生成一些。北京只有一家给这种电影放映的场所,而且放映的环境也不一样,这个是一部分。我也想呼吁电影频道,我跟电影频道的领导也聊过,我希望他们在针对某些影片的收购上有一些变动。因为现在我在《左右》的时候收购价比《青红》还要少,越来越少了。物价越来越贵了,收购的片子越来越便宜了,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定位说你的票房不够达到300万以上,这样的话,电影本身在戏院里面就遇到这样的困难和障碍,达不到它所规定的票房的额度以后,其实原来可能也很惨的,但是就变成越来越惨。他们应该用反比,法国就是这样的,做一个平衡差。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面对盗版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都碰到了,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网上看电影。原来DVD盗版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参与进来,一个影片还可以卖到——我记得《青红》是100多万的DVD版权,现在这个也没有了,变成10万,20万,因为马上网上就可以看到了。

海外市场也确实是在萎缩,不如当年那么好了,不容乐观。如果要让这些小众的电影能够存在的话,我相信要想很多办法,政府的奖励可以不可以也往这个方面靠一靠?因为我曾经拿到一个50万的青年电影奖励,这个也讨论过,给了8个导演都是40岁以下的,可是给钱以后呢?或以什么标准去发放奖励?如果想把这东西继续下去,让政府的扶持多多少少有一点的话,让某一些影片能够有生存下去的小小的空间,我们在这个上面能够计算成本。现在中国电影很大的问题就是虚夸成本,有没有经过严密的计算、市场的测算都不知道,因为大家也愿意听到某部电影花了很多钱,所以大家就说,这个里面成本的精确计算,演员的酬金,都是需要计算的。如果经过精确计算以后,你就可以把成本划分出来,如果有一些年轻导演愿意拍这个的话,投资人可以说成本就是这些,这个时候就可以计算出成本。现在我们计算不出来,这里面的风险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出现的结果就是我也愿意变成某一个电影的投资人,因为我也愿意跟很可爱的投资人来分担一点点,共同承担对电影的热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