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市电影与城市镜像(5)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 作者:唐丽君


给王家卫基因的上海本身失去语言,就变成一个很奇怪的情况,上海变成一个没法叙述的城市。我们上海有没有一个人来拍王家卫的罗马,你有资格说王家卫的香港,谁有资格说谁谁的上海,最后半夜里摩托车绕城一周,没有这种活力,没有这种放肆,没有在城市里的叫喊。这种叫喊被闷住,就是需要自由,一个是你内心的自由,一个是言论的自由。我绝对相信这样的流氓在上海有,在北京有,在浦东或者在什么地方有。所以家卫刚才说,我们的结论是什么?这个是我最伤脑筋的事情,我是没有结论的人,我只有问题,我只能跟他说上海养育了中国电影,然后它拱手给了香港,然后香港又造就了这个戴墨镜的人,所以到了一个时候,就是这个脉能不能回来。我刚才在楼上看到贾樟柯,我不能说他是一个都市电影作者,他会拍人,但是他对小城市的抛弃我想建国以来没有一个人一拳打过去那么对。我对知青很了解,因为我是知青。上海这么大一个主题,这么大一个素材,所以家卫还是厉害的,拍一部大家根本认不出上海的电影,是的,我们都认不出了,问题电影的力量就是我把你吃掉,吐出来以后这就是电影,这就是今天的城市,这就是明天的城市。

王家卫:其实,我们今天在开这个会之前,我们两个坐在那边,我们很久没见,我们就说今天讲什么。其实讲我没什么好讲的,讲他也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一点,我们都是来自上海的,我们就讲上海。我们有一个感觉,上海的都市文化,都市电影在哪里,中国的都市文化其实是产生在上海的,第一代所谓的都市文化其实就是新感觉派。我记得有一个小说叫《徒步》,这都是在我们看来非常现代的,他们把握了都市的情绪,好象我刚才跟丹青讲1980年我去北京,到电影资料馆看那些旧的中国电影,我看到有一部电影叫《再会吧,上海》,一开场就是一个黑的场景,看到一个女主角的背景,后面就是一条马路,一个无轨的电车经过。你看见这个画面就知道这是一个空间,给你感觉到这个空间、这个城市和这个人的关系,这都是很优秀。还有再看里面的表现,这和中国所有表现主义的电影都是一样的,都是很优秀。我们再看文化都市剧,我们有一个焦虑:都没有看到都市在上海的电影里面正面的出现,它都走到电视剧里面去了。

现在大家讲上海,永远都在讲上海30年代或者旧上海,陈丹青书里面讲了一句很有趣的话,旧上海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照。其实上海新的面貌在等着,但是没有人去碰。我去年在上海拍了一个短片,其实是为一个电视剧拍的,这个故事基本上就不需要讲在哪里。在郊区有一个汽车城,它外面看没有怎么样,一到里面去看吓了一跳,这个基本就是很超前的,你想象不了这个是上海。我去了五角场天桥下面,天桥上面好像是时光隧道,下面是一个广场,这是我们从来都没见过的。现在看上海也有一些标准项,就是外滩、东方明珠,但是上海还有很多有趣、很优秀的建筑空间,为什么空间那么重要?有一些时候电影的空间就是主角,以前动物时代一定有一个广场,就是大家可以聚在那边;有一些时候看这个广场基本上就是一个故事,几百年来人来人往。还有一些叫暧昧的空间,我们拍电影最了解的,为什么一个街角,男演员和女演员接吻就会在那边?因为这就是一个空间允许暧昧的,你到了这个空间情绪就会带到,我们现在感觉新的上海面貌有很多这样的空间。

陈丹青:你刚才有一句话很重要,空间就是主角。电影里面有人物,有故事,但是是为了说出这个空间来。目前上海这个空间太有意思了,他刚才说了浦东的情况,这不能想象是上海,但这已经造好了,那我们影像在干嘛。

王家卫:我很喜欢看摄影的书,很多是描述人,但是越来越多的摄影书是描述空间的。有一些书是走到一些人的家里去看家里的空间,也有一些新与旧的交替,新的东西盖起来,旧的东西拆掉了,有很多这样的书,大家是对这个现状敏感的,把这个变成风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