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04

日本风雅 作者:(日)大西克礼


以上以《大言海》的释义为中心,简单地介绍了俳谐以外的“寂”(さび)的用例,此外本来不必再多说了。但这里还要从另一个方面再添一蛇足,那就是和歌方面的用例。在和歌判词中,在形容歌姿的时候,也常常使用“寂”(さび)这个词。在歌学中,这个词或许含有特殊的审美意味,因而严格来说,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用词,不过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以便为后文的论述做参考。例如,在《御裳濯河歌合》中,有一组和歌,左歌是“九月残月月影深,裾之原上无鹿踪”;右歌是“赏月时曾定姻缘,故乡人今宵泪湿袖”。俊成卿对左歌的判词是:“《裾之原》一首,心深,姿寂(さびたり)。”另一组歌,左歌是:“秋夜萤火虫,隐约远飞去”;右歌是:“秋风凄厉中,山间松树挺”。俊成卿的判词是:“左右两首,歌姿皆寂(さび),用词听之有趣。”又,在《慈照院殿御自歌合》中,有一组歌,左歌是:“佐保川深,三笠山高,对神灵起誓”;右歌是:“从神代留存下的,住吉老松,树梢仍在经风吹。”俊成的判词是:“右歌云‘树梢仍在经风吹’,高耸、寂寥(さびて)、摇曳之状,栩栩如生。”这样的例子,此外还可以找到若干。

其次是与“寂”(さび)相近似的“わび”(佗)。它主要作为茶道的一个特殊概念而被使用的。在俳谐中也时常可以看到。根据《大言海》的解释,“わび”是“うらうぶ”(心佗)之略。“佗”字,《离骚注》中的解释是:“佗,立也,傺住也,言忧思失意,住而不能前也。”具体又做了这样的解释:“①失志、绝望、落魄,悲观度日,束手无策,窘迫、烦忧;②悲伤、茫然、沮丧;③寂寞、无助,无聊度日;④忧心忡忡,困惑、痛苦思念;⑤零落、无奈;⑥困难、为难;⑦离群索居、远离尘嚣。”①①~⑦均附带例句,略而不译。其中,①~⑥是一般语义,其语义实则大同小异,并没有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的。最后的第⑦则是从以上含义中转化引申出来的特殊意味。关于名词形的“わび”,《大言海》的解释是“①痛苦、烦忧;②以闲居为乐,转指闲居的处所。③雅致、朴素、寂、闲寂”共有三种含义。其中第③种含义,则引用了芭蕉的一段话来做说明:“梅花之佗(わび)、樱花之兴,应时而开,也令人有新异之感。”这里,第②③条含义是从基本义中引申出来的特殊用法,而第③条,作为客观的美的宾词,与“寂”(さび)的含义几乎一致的。

以上,我们对“寂”(さび)与“佗”(わび)在语言学上的类缘关系,及其在俳谐、茶道中的特殊意义与运用,做了大体的概观,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审美范畴“寂”(さび)及其内涵的必要准备。在以上所介绍的辞书的释义中,有一些已经涉及了审美范畴的问题,但反过来看,俳人、茶人在其文章中所使用的这些词未必都具有特定的审美内涵,有时候只是在极为通常的意义上使用的。我们要知道,对该词所使用的不同场合加以严格区分是相当困难的。这两个概念所含有审美判断的意味,在俳谐和茶道这一特殊的艺术与趣味生活的领域,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寂”(さび)与“佗”(わび)是在狭义上使用的,是对客观审美对象的审美性格加以规定的概念;第二,在广义上使用,把重点置于主观的精神领域,是俳谐与茶道趣味的主导概念,或者说是艺术生活中的一种理想概念。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由俳谐、茶道的特殊趣味或审美意识而被赋予,它们与俳谐、茶道的关系就仿佛如影随形,但其核心含义还是接近于普通语义。而在第二种场合中,这两个概念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发展,综合了这个不同侧面的意义要素,而不能加以分解,由此而形成了微妙不可言说的含义。

先说第一种情况。芭蕉的文集中,在第一意义上使用的“寂”(さび)与“佗”(わび)并不多见。据我管见所及,在《田舍句合》的第十九番中有两首俳句,左:“晚秋阵雨在我晾衣服的地方,画出了一棵瘦松的图案”;右:“蜗牛的空壳,都快变成了风筝了”。对这两首俳句,芭蕉的判词是:“《和歌三体》有言:秋冬之歌细硬而枯干,《晚秋阵雨瘦松》一首,寂也;《蜗牛空壳》一首,亦寂也。然而硬要论高下优劣,则以右为上。”上文已经说过,《大言海》中在解释“佗”(わび)的特殊用法的时候,举出了芭蕉的“梅花之佗、樱花之兴”一句,这句话出自《续之原句合》的结尾处的一段文字,但这不能直接作为“寂”(さび)的用例。芭蕉那首有名的“寂静啊,蝉声渗入岩石中”所表现的情景,在《奥州小道》中做了如下的描写:“岩石层叠而为山,松柏历经岁月,土石饱经风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建有一个小院落,门扉紧闭,悄然无声。沿着溪岸,爬上岩石,参拜佛阁,渐见佳景,心地寂寞而澄明。”这样的描写与体验,与上述那首“寂静啊,渗入岩石的蝉声”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都是对“寂”(さび)概念的很好的说明。同样的,在《奥州小道》中有一段记述深夜参拜气比明神的文字:“神社前面寂静无声,月光从松树间洒落下来,仿佛在眼前铺上了一层白砂糖。”这里的“寂静无声(神さびて)”并非特指俳谐的意味。除上述的外,还没有见到特别值得注意的例子。至于作为形容词的“さびし”的用例,则见于芭蕉的《嵯峨日记》中的一段文字:“今日别无他人,依然寂寞(さびし),乃信笔乱写一段:‘居丧者以悲为主,饮酒者以乐为主,忧愁而居者以愁为主,徒然而居者以徒然为主,西行上人有云:‘无寂寞者无忧’……余曾写有一首俳谐,曰:‘布谷鸟啊,你的啼叫,令我倍加寂寥(さびし)。’此乃我独居某寺时所吟咏也。”这里的“さびし”所形容的乃是一种心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