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瑞敏的危机感

情报战争:移动互联时代企业成功密码 作者:雷雨


海尔:情报战略造就白色家电之王  

张瑞敏的危机感

海尔作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一大白色家电制造商,跟张瑞敏善于掌控各类情报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情报包括宏观情报、中观情报和微观情报三大类,而张瑞敏领导海尔后取得的初步成功,就是基于对企业微观情报的把握。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做足内功—处理好企业的微观情报尤为重要。

对企业内部而言,产品和人是两大要素。产品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进而使企业陷入危机。因此,重视产品情报是做好公司内部治理的先决条件。

张瑞敏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将铁锤砸向自己的产品,并非如媒体中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在朋友面前跌了面子。

以当时一台冰箱相当于两年职工工资的水准,砸了76台冰箱的价值就为了一个面子吗?显然不是!

其中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在于张瑞敏从朋友买冰箱这件事中发掘出了一条关系着企业生死的内部重要情报—产品质量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

张瑞敏曾说过:“长久以来,我们有一个荒唐的观念,把产品分为合格品、二等品、三等品和次品,好东西卖给外国人,劣等品出口转内销自己用,难道我们天生就比外国人贱,只配用残次品?这种观念助长了我们的自卑、懒惰和不负责任,难怪人家看不起我们。从今往后,海尔的产品不再分等级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砸了,只有砸得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产品质量关系着产品动态、技术动态以及企业的生产动态,这虽然是企业内部的某一环节,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越是细微处越能见功夫。像张瑞敏这样把情报做到如此细致的功力,中国企业界并不多见。而且,张瑞敏这种见微知著的态度是一贯的。

企业的微观情报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人的情报。

人包括领导、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工人,以及闲杂人员。作为企业领导在充分掌控了外部情报和风险以后,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情报。

用张瑞敏的话讲,就是得注重“人的研究”。

如何消除内部博弈?如何克服组织体系的惰性?如何动员整个公司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基于对产品和消费者情报的精准把握,基于对企业内部治理的主要问题,张瑞敏正在推行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称之为“倒三角形”模式:让消费者成为发号施令者,让一线员工成为CEO,倒逼整个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变革,让以前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成为倒金字塔底部的资源提供者。

这是个了不起的尝试,相当于给企业整个组织形式进行灵魂再造。张瑞敏曾以这个模式跟IBM总裁郭士纳进行过交流。两人一见面,未曾开言,张瑞敏就在纸上画了一个倒三角形,结果,郭士纳立刻就明白了其中深意,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而且,郭士纳还表示,这样的组织结构正是他在IBM想做到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张瑞敏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不是一种即兴发挥,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因为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爆炸式产生,消费者情报瞬息万变,这对于海尔这样传统制造企业所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很容易将自己对产品的需求甚至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而如果企业还处于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中,无疑将会被消费者抛弃。

张瑞敏洞察先机,要求企业做好内功,尽快做到实时管理,保证零库存条件下的即需即供,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而这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

张瑞敏基于对企业微观情报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成功商业模式的死敌是静态。现在,他试图接近自己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保证企业的商业模式永远处于随需而变的动态更新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