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第一次真正相遇(2)

总裁的最佳拍档 作者:吴荣华


市场经济道德的本质是自利不损人。利他主义是非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它与人的自利的本性(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是相冲突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个人追求本位利益,在“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的调节下,可以促进社会利益。这就是肯定个人追求最大利益,但不损害他人利益,就是在履行市场经济道德。这种不损人或尊重人的道德,就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爱人之心或尊重他人利益之心,而不是“利他”(奉送财物给他人)之心。这种尊重他人利益之心,是形成市场经济道德的基础。因为市场交换就是以彼此尊重对方的利益为条件的。只有两个自利而又尊重对方利益的人,才能进行互利的市场交换。因此可以说,市场和道德不是两张皮,市场就是道德,道德就是市场。

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等边际理论是经济学第一次用数学模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拥有自主权利的个体都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不损害他人)的时候,社会整体利益也将最大化。这是经济学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的标志。

《总裁的最佳拍档》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关于这个话题,我和荣华进行过多次沟通。原来,荣华的书,是在回答一个大问题——管理到底如何成为一门科学。

自主权利原则和自利不损人的道德原则在国家制度的设计层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譬如: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所制定的法律都是以保护个人自主权利为目标,遵循自利不损人的道德原则的;法律规定政府不能参与经济运作,只能用政策间接调控;法律制定市场游戏规则,保护工会建设和言论自由,等等。也就是说,自主权利理论作为市场经济理论解放了一个阶层,即企业家阶层。有限政府理论让企业家第一次成为了一个拥有自主权利的阶层。关键是,管理学一直以来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正式组织里的个体成为拥有自主权利的个体?

正如荣华在《总裁的最佳拍档》中提到的:传统管理大厦的诸多假设是错误的。即便是德鲁克眼里的管理世界,也还是认为企业是一个指挥的体系,董事会指挥总裁,总裁指挥副总裁,副总裁指挥中层,中层指挥一线。真是可笑,这个指挥体系,连“总裁的下属是谁”这样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搞清楚!

《总裁的最佳拍档》对于管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范式,这个范式就是:副总裁不是总裁的下属,两者是拍档关系;企业的业务应该到中层为止。这道分界线,就如同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分界线。正如荣华在书中说的,拍档之间不应该存在任何指挥与被指挥关系,就如政府不应该计划经济一样。这道分界线,足以让《总裁的最佳拍档》宣告管理理论的全新时代已经来临。

更难能可能的是,《总裁的最佳拍档》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实践。这些实践,详细到了总裁和副总裁周一例会的分工,详细到了年终会议如何开,详细到了副总裁的费用管理,详细到了如何招聘中层干部,详细到了如何辞退员工。不但如此,作者还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例举了海尔、微软、宝利通等诸多知名公司中大量的、精彩的制度设计和日常管理方法。

我非常高兴的是,《总裁的最佳拍档》中处处体现了“自主权利”的影子。我想,《总裁的最佳拍档》在管理学上的贡献在于:它第一次将“自主权利”原理落实到了正式组织里面。从这个角度讲,《总裁的最佳拍档》犹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能把“自主权利”与企业这样的正式组织结合起来,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历史选择了荣华来完成这个使命,我想这与荣华的特殊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我的意见是,只要把自主权利和基于自主权利的等边际理论这些内容添加到《总裁的最佳拍档》中去,本书就足以成为一本全新的管理学原理标准教材。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的三权分立理论,结出了像美国宪法这样的国家制度硕果,国人必能利用《总裁的最佳拍档》中的原理,构建出更多的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出来。期待荣华下一部著作《新管理学原理》的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