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13)

国企热点面对面 作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中国创造”的背后,离不开中央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从2006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科研投入年均增幅达37.3%,33家中央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创新企业,46.2%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在中央企业,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正在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风力发电领军企业--龙源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总市值进入世界风电企业三甲,这更坚定了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决心。“谋定长远,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提高水电开发规模和质量、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朱永芃说,凭借这些“绿色着力点”,到2020年,国电集团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40%。

许多中央企业还抓住国际市场调整的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五矿、中国有色等不断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产业链;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水电等发挥技术和成本优势,争得了一大批大型海外工程项目……

作为行业的“排头兵”,一些中央企业在力争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引领带动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成立3年,就重组近150家企业,改变了浙江等地水泥行业无序竞争格局,实现了各方共赢;中国移动一家企业就直接、间接带动产业链创造了700多万个工作岗位……

百尺竿头,尤须进步。

当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我国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和质量与我国经济地位还很不相称,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还很小。中石化年销售收入不到壳牌的2/3,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仅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1/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营业收入仅为波音1/3,东风和一汽营业收入总和仅为丰田汽车的1/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