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企的价值(1)

国企热点面对面 作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温 源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国有企业的担当与付出,就没有新中国60多年的成就与辉煌。

国企的力量显示着中国的力量,国企的力量更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民生基础。

国有企业的利益与大众利益、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翻开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屈辱和饱经沧桑的岁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自己的近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首要大事就是建立一个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近、现代工业体系。第一辆汽车、每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万吨油轮、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缔造这一项项伟大壮举的,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从登上历史舞台起,国有企业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和主导力量。新中国的前30年,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国有企业几乎由零起步,使中国从工业化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又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几度陷入困境……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国有企业的担当与付出,就没有新中国60多年的成就与辉煌。

国企难,改革亦难。曾几何时,国企改革脱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主题词,1998年全国国有企业一年总利润只有200多亿元;仅仅10年后,如今中央企业月利润即可实现近千亿元。截至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100多万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只要国有企业不倒,中国经济就不会倒”,中国经济实现了一枝独秀,与国有企业着重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密不可分。

在高铁领域,中国人用5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创造了运营时速486.1公里的新纪录;在航天领域,以国企为主体的中国企业铺就了38万公里的漫漫奔月路;在电力领域,中国人用5年时间研制出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建成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国有企业是书写“中国创造”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没有“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就没有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没有“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海拔,就不可能在青藏高原建成人间天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宝贵的时代精神。一支支常年奋战在高寒恶劣环境下的建设者队伍,不计条件,不讲困难,书写着挑战人类极限的奇迹;一个个肩负着争创世界一流时代重任的光荣群体, 矢志不渝,勇于创新,为实现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顽强拼搏;一群群危难之处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可以置生命安危于不顾,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就挺身向前 --他们属于国有企业, 是共和国之脊梁,他们以忠诚铸魂,以责任立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