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必须发挥国有经济基础性作用(2)

国企热点面对面 作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其次,国有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具有强大的带动引领作用。作为政府调控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每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之初都需要国有经济汇聚全民之力培育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与科技型新兴产业,通过资本运营不断孕育新企业并在条件成熟之际适时再“嫁女”,培育更多的民营市场主体。顺德经验即充分证明,正是在资本经营不断“进”与“退”的形式下,国有经济不断在新兴领域发挥引领产业创新的功能,加速社会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实现重大跨越。

再次,经济全球化竞争需要“国企航母”。面对西方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造就的跨国公司的挑战,现行国际经贸规则表面的公平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竞争,而且,稍加分析就会看到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活动中其背后无不隐现其政府的影子。国有经济本质上是全民联合配置资源的载体和手段,以全民、全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我们唯有凝聚全民力量才能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

为了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我们在战略上要把握好国有经济规模与社会整体经济结构的适宜度,策略上必须勇于正视并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现存的经营与管理弊端。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国有收益转化为全社会民生投入的体制机制,实现全民委托政府配置资源的福祉。另一方面,要科学区分准公共性企业与竞争性企业,深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以解决效率低下与亏损问题,将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的隐性成本与掌握公共资源的隐性收益显性化,遵循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深入推进绩效评价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国有企业广大员工创造活力的同时也让全民分享最终成果。要跳出西方产权理论路径依赖,切忌“一卖了之 ”,防止有人打着“反垄断”之名,行侵占公共财产之实。

为可持续发挥国有经济综合效能,迫切需要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向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演进,以创新理论支撑国有经济的定位并引领其发展方向,推动其成为实施科学贡献评价机制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典范。我们走市场经济道路,并不是要发展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市场经济表达形式的统一,旨在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社会生产方式。国有经济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将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重要保障,也是转型升级与幸福民生的重要前提之一,更是执政为民、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保证。

(《南方日报》2012年5月16日02版,作者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国企热点面对面》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