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 视觉结构的关键(2)

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作者:(美)布鲁斯·布洛克


每一个视觉元素(空间、线条、形状、影调、色彩、运动以及节奏)都可以用来表现对比与相似,下面的几个章节我们会分别详细讲解。

简而言之,对比就是差异,相似就是接近。

对比和相似原理可以描述为:

对比越强,则视觉冲击力和视觉动感越强;相似性越强,则视觉冲击力和视觉动感越弱。

更简单地概括一下,即:

对比= 视觉强度高

相似= 视觉强度弱

那么“视觉强度”(visual intensity)究竟怎么理解呢?举例来说,世界第一过山车令人惊声尖叫,而熟睡的小狗则使人爱不释手;优秀影片中的龙争虎斗令人激动不已,而阴天里的死水微澜则让人兴味索然;电子游戏既可以令人欲罢不能,也可以让人昏昏欲睡;电视广告可以使人心急火燎,也可以让人心情舒畅;纪录片能使人瞬间惊醒,也能使人随遇而安。观众们这些情绪上的反应,都是由他们看到的影像所包含的视觉强度决定的。观众可能会因此产生感情上的波动,比如哭泣、大笑,或者惊叫;也可能产生生理上的反应,比如肌肉紧张、紧闭双眼,或者干脆呼呼大睡。一般来说,视觉刺激越强烈,观众的反应就会越强烈。

一位好的作家会小心翼翼地打磨词语、句子和段落;一位好的作曲家会谨慎地调整音符、节拍和小节;一位好的导演、摄影师、分镜头画面设计师或者剪辑师,则会按照“对比和相似原理”来使用视觉成分。

“对比和相似原理”的效果可以用下面这幅图像来演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