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月4日不做卖不掉的产品

蒋锡培管理日志 作者:刘晓午


第一次创业赔掉50万元,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下子,不说是从天上掉到地上,也算是从半空中掉到地板上了,所以压力很大。当时有点想不明白,过后一两年想明白了,因为钟表行业技术要求太高了,这点资本远远不具备做钟表零部件企业的条件。

——摘自2009年7月蒋锡培接受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栏目采访时的谈话

背景分析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制定战略很重要的一步,是企业家必须花心思好好界定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产业选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产业的选择,蒋锡培早年在创业时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985年,蒋锡培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28万元后,有了更大的目标,即建立为钟表厂提供零部件的仪表仪器厂。1985年10月份他回到家乡,在家里面放了两个冲床,占了一间多房子,就算一个小工厂,白天黑夜没日没夜地干。

但是不幸的是,他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在第一次巨大的创业挫折之下,蒋锡培一直在思考:修钟表赚这么多钱,选择去做定时器,按道理来讲,与修钟表这个行业还是有关的,但是为什么亏损了呢?

蒋锡培接受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采访时说:“一开始就是做定时器里面的发条。定时器相差个5分钟、10分钟也没有关系。但是光做定时器不行,还要做闹钟里面的发条,可那个时候我们的生产手段非常简单,很难把控这样精密的技术。所以选择这个我觉得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生产条件、检测条件。”

1987年是蒋锡培最难熬的一年,痛定思痛,他在产业选择上总结出不能做卖不掉的产品。那时电风扇靠线绳开关拉,一台电风扇100多元,如果安定时器的话,需要加10元,老百姓感觉不划算,拽着绳子一开一关也很方便,没必要花这个钱。而且对电风扇企业来说,如果加定时功能,不但要采购定时器,还要重新设计相关面板,提高造价,因此也没有积极性。这样,定时器功能就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这次创业失败后,蒋锡培进入电线电缆产业,一做就是20多年,远东也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长期供不应求,这次成功的产业选择,不能不说与他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教训有关。

行动指南

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足够大的产业,有效控制战略风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