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表演(9)

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 作者:张力


《精武英雄》片尾,陈真双臂前屈,防御藤田的横踢,边退边扛,仍被踢飞。“双手前防”是高手很少用的动作,但用了就暗示对手强大,自己全力以赴。

《城市猎人》片尾,成龙双臂前屈,格挡对手铁棍的连击,看似手臂坚硬,一个回合后,疼得龇牙咧嘴、又揉又搓,这是功夫喜剧的惯用手法。

中国武术有句拳语,叫“人身十拳”。就是说人体的主要部分都可以作为武器参与打斗,“背”也不例外。近代许多武侠功夫片中,动作导演经常通过打斗者的背强调某一人物形象或某种情绪气氛。

挺背

健壮厚实的背部是许多赤膊上阵打斗者的必需条件,常常作为一段打斗的转场镜头,不但位于镜头前景,有时还占满画面。

《一刀倾城》片头大刀队的晨练就以王五(杨凡饰)健壮油亮的背部作为第一个镜头的起幅,极富感染力。

《碧血蓝天》片尾,赵文卓与连凯从楼上打至楼下,动作间歇转场,赵文卓脱掉外套,露出油亮健硕的肌肉。镜头就从他的身后自左到右摇过(背的近景,过肩见连凯),赵的背居于画面主体,显得勇武漂亮,也起到空镜头作用。

躬背

这种背形与一般打斗者无缘,但魅力无法抗拒的李小龙曾使“轻微躬背”的行走成为时尚。

在个别功夫片中,为了制造噱头,导演会让驼背参与打斗。这样的角色往往形象怪异、面目可憎,非正派人物。但是,身形限制下的动作设计,也是动作导演的出彩之处。

《烂头何》中,“残缺四怪”之一就是假装驼背,哈腰打斗,以背撞人,使烂头何(汪禹饰)别扭不适、防不胜防。

武侠动作片的武打场景中,胸部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种:

1. 展现胸肌,塑造英武形象

男性打斗者打到高潮,往往脱下外衣,露出强壮的胸肌,让英雄形象亲切可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