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表演(27)

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 作者:张力


问:怎么理解中国武术技击的独特性?

赵:从古至今,武术的文化环境和技击规则,决定了格斗的具体形态。与现代终极格斗规则相比,中国武术多是打倒就停,不会长时间缠斗。比如中国式摔跤,摔倒对方就要停,不能说对手倒了还扑上去攻击。而终极格斗通常会把对方锁在地上实施各种地面技,以逼迫对手投降。所以从规则来看,中国武术历来讲究击倒就停、点到即止。

中国武术很少打头,这是中国的武德体现。有句话叫“打人不打脸”,像我们学的拳术技法,一般都是打对手躯干,而不是以把对方打残打出血为目的,手下还是会留情。但如果改到打头或打颈部,就危险了。中国传统武术里有很多致命招法,一般叫做“阴招”,什么挖眼、撩阴、锁喉,实战中尽量不用。

古代镖师走镖,劫匪以生命威胁,就只能用真功夫了。但那是法制之外的另一种江湖规则,算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了。人为了保命肯定什么招都会用,这一点与动物类似。但现代社会两名拳手较量,就必须符合竞技规则、体育道德、社会法制等规范。所以说,武术的大小环境决定了武术的发展方式。

问:你有过实战吗?

赵:以前在北体学过散打,有一些实战经验。刚开始去香港拍戏那段日子,还常找别人试手,有泰拳班、跆拳道班。当时我住在香港的青年会酒店,酒店有教这些拳的,还是香港专业队的。我常去看,慢慢认识后就戴上拳套上。刚开始大家只是试试,点到即止,慢慢地就深入一点。

和泰拳打过几次,发现他们对下盘没啥反应。被摔过几次后,对方一般不敢轻易起脚。他观察你都是上三路,你要是进攻他下三路,他一点反应没有,一打一个准。不过这几年,泰拳跟中国散打交流多了,这方面加强很多,架子也开始低了。那个时候什么最好用?抱腿摔,一起腿一抓就倒,对手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以前在哈尔滨还学过中国式摔跤,那时候有个教练是70年代全军大比武的“摔跤王”。那时候还有苏联一个空手道远东地区教练,教我们空手道。

问:从小习武,对你的性格有什么影响吗?

赵:我从8岁练武至今,包括去国外一直没断,武术对我影响很大。回想一路成长到现在,活得都比较简单直接,是典型北方人的性格。当然,这种性格到后来进入社会,尤其是接触到一般人接触不到的香港演艺界,一下子就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