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作中要有出头鸟(2)

合作力 作者:祈莫昕


楚王见毛遂气势逼人,不敢再呵斥,只有听毛遂讲话的份儿。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

没过多久,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逼迫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际,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无人可用的赵王立即想到了刚刚立下奇功的毛遂,命毛遂率兵抵抗。得知此事后,毛遂马不停蹄地赶到赵王那里,请求赵王不要任命自己做统帅。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撑死了也就是当个将领,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

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了。

像毛遂这样的出头鸟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时时刻刻都存在。他们甘愿出头的原因大都是默默无闻,希望一鸣惊人,借机表达观点、展现才能,从而迅速上位。底层员工是否可以通过当出头鸟的方式迅速上位?答案是肯定的,但“出头”方式却必须要有技巧、有策略。

毛遂在自我推荐的时候说的“之所以未能露出锋芒是因为没有处于囊中的机会”,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光有远大理想还是空的,的确需要有这么一个施展的平台或者机会作为外部条件,即需要有一个外部环境来配合。而在楚王和平原君的谈判毫无进展的时候,毛遂自己创造了机会,尽管楚王呵斥,但是当时平原君并没有附和楚王,也在无形中帮助毛遂完成了他的策略,即以半威胁的方式说服楚王,也顺利地完成了赵王交给自己的任务,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毛遂自认为有能力控制住局面的情况下。

然而毛遂悲催的结局,抛开赵王刚愎自用、用人不当外,还告诉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在擅长的领域做出头鸟,没那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否则即使上位了,时间长后能力不足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当然,毛遂的悲剧与其说是自己的原因,不如说是历史的原因,在他极力向赵王解释清楚之后,赵王依然一意孤行,作为臣子的他,明知前面是死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不过毛遂这种清晰的自我认识倒是值得我们来学习的,知道自己哪方面强的同时也要知道自己哪方面比较弱,知道该站在哪里才会发挥出自己的光芒,这一点,自己首先要清楚。因为在职场上,做出头鸟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因为这意味着站位,意味着暴露目标,甚至有向对立面宣战的意味。但话又说回来,有时候站位可以加速自己的成长,成功了可以成为功臣,这样要好过做一个跑来跑去的小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