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3)

一的力量:从松散到合一的八大突破性领导法则 作者:(加)巴格海


一种新观点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为什么只能有两种集体行为呢?仅凭常识就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还有其他类型存在,而每一类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为什么一类是新型的、创新的,而另一类纵然在许多情况下适用,也注定要被冠以过时的名号?

很明显,在对不同的协作行为进行分类时,我们需要更加敏锐的眼光和更为深刻的思考。

目前,在集体行为研究领域中,多数研究仍偏向于主观和定性的分析观点,或许大家可以满足于这个现状,但麻省理工学院集体智慧中心(MIT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等几家机构并不这样认为。MIT中心主管、著名的组织理论家托马斯·W.马龙(Thomas W. Malone)在其著作《工作的未来》中指出:“若想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一套新的思维模式。这套新模式不应该抛弃命令与控制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把更大范围的可能性囊括在内。”

我们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的确需要一套新颖的、内涵更为丰富的分类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摒弃过于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模式观点,接纳一种能够抓住各种思维模式独特之处的分类标准。这并不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协作的各种类型还有待我们用一种严格缜密而现实可行的分析方法加以区别和分类。

合一旗舰项目过去两年中,德勤在合一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知识行动,针对集体领导力的下一代最佳实践进行研究。项目的目标是进一步开发出针对合一行为的系统性理解,并消除集体行为理论和管理学思想实践之间的鸿沟。

德勤之所以投身于合一项目,究其原因,商业环境的大变局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展的新兴市场,给商界领导者带来了双重挑战。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彻底改变了人才库的定义。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聚合、协作和沟通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型。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集体领导力了,这一变革恰逢其时。

我们的方法

初步的研究包括以下两部分: 1. 从科学、历史、经济学、心理学和流行文化等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协作和集体行为研究领域的几百种学术观点加以分析。

2. 多达60个详尽的案例研究,横跨19个行业和多个国家,分析了在公司、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合一行为的成功案例。每个案例都代表了组织内部合一行为的典范,而不是组织本身。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案例详细分析了100多个影响因素,从组织结构、系统与流程,到领导力机制和沟通等等,收集了针对每个因素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

●  利用什么样的正式与非正式结构来引导个人发生合一行为?

●  如何招聘和培训员工?

●  为了鼓励合一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

●  员工的思想和目标应该在何种程度上与魅力型领导或一群领导者保持一致?

●  利用什么样的领导力机制吸引个人进入集体状态?完成这些因素的分析工作之后,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找出鲜明典范或范例,以及每种范例的主要特点。但是,当你在分析人类行为时,首先必须:(1)确定哪种特点对于分类而言是最关键的;(2)区分合一行为的不同类型。

为了获得客观的答案,我们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取证数据分析技术—自组织地图(SOM)。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