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企业人格化,做企业就是在做人(1)

一位CEO的商道真经 作者:曾志平


给企业注入“守信”的人格

在当今企业当中,信用缺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严重地影响了经营。甚至很多企业竟然违背良心,做一些偷鸡摸狗、欺骗客户的事情。暂且不说这样的企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有一点是肯定的:企业的CEO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起企业诚信的话题,这位朋友笑了笑说:“还是我的企业好,诚信了几百年,现在依然是金字招牌。”笔者的这位朋友说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他是“同仁堂”的一名药剂师。

接着这位朋友就和笔者说起了同仁堂的一些事情:

“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之所以300多年不倒,不仅因为它有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还因为它有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到同仁堂药店抓药,极少出现差错。一次顾客反映,买到的“天王补心丹”中混装了一丸“地榆槐角丸”,虽然混服这两种药并没有危险,但他们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把已经发售到各地的4万盒药品一盒盒追了回来。“同仁堂”经营不少高档药,同时廉价药品种也十分丰富。1元钱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支的眼药水应有尽有。“同仁堂”做大生产,也不拒绝小买卖。一次一位50多岁的山东老汉在“同仁堂”买药,递上药方,接过价单时愣住了,价单上写着0.01元。一分钱?老汉以为是弄错了,犹犹豫豫地交了钱来柜台上取药,只见售货员认真地称了药,包上,由另一位师傅核对。老汉试探着问:“我这服药是1分钱吗?”老师傅笑着说:“您要买1克天仙腾,这药4克只值4分钱,收1分钱没错。”

同仁堂的金字招牌越来越辉煌,想借同仁堂的招牌发财的也不乏其人。同仁堂的名牌效益非常明显,别的厂家的产品一进同仁堂药店,销售很快就会“火”起来,不断有人到同仁堂药店推销药品,有的提出要给予相当丰厚的“好处”,但同仁堂职工从不动心。他们说,他们不但不卖假冒伪劣药品,就连不是优质名牌的药品我们也不经销。

同仁堂人可以拍胸脯夸海口:“我们这儿从没有假药。”他们说社会上越是打假,同仁堂的生意就越红火,老百姓知道同仁堂从来不卖假药。在商业经营中,许多商店搞柜台出租。有人找上门来,“同仁堂”都断然拒绝:“同仁堂永远自家卖药,而且永远卖好药,决不会为眼前利益丢弃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

同仁堂在海外的影响也非常大,来这里买药的海外游客很多,而且往往是大客户。许多导游借机向同仁堂索取回扣,同仁堂坚决抵制,宁可减少客源,也不助长歪风。由于没有回扣,许多导游不把游客带到同仁堂。尽管同仁堂药店所在的大栅栏地区交通不便,但慕名而来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听到朋友的讲述,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作为企业的CEO,要想提高企业的声誉,就应该给企业注入守信的人格。当然前提是CEO本身就是一个守信之人。

关于这一点,笔者也深有体会:

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几个年轻时同在某农业局“以工代干”当农业技术员又同时通过广东省农业厅统考被录取为国家干部的朋友相聚,好不高兴,回顾人生道路都有无限感慨。那个仍然留在农业局当副局长的朋友说:“惠城区那年与我们一起报考的有11个人,考取的有6个人,在农业局‘以工代干’的是4个人,都考取了。现在一个当了镇长,一个当了公安局副局长,一个当了管钱的董事长,本人坚守在农业局也当了副局长,开开心心,无怨无悔。为什么成功率那么高?因为我们都是以工代干出身,是实实在在干工作,诚心诚意,真诚守信,所以领导重用,群众拥护!现在,在干部队伍中都已经是老龄号了,没有多少奔头了,只希望后代有出息。‘诚心’的做人理念是传家宝,要传给后代,只希望他们也能真诚实在地做人,自我发展,不找麻烦就谢天谢地了。”

那个当公安局副局长的朋友很有同感,附和说:“我们几个人都是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重诺言,守信用,是一个人外在行为和内在道德有机统一的表现,是健康人格的一个标志……”

听着朋友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不由自主地点头赞同。这些人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商道真经:企业CEO如何成为守信之人?

如前所述,要想给企业注入“守信”的人格,企业CEO必须是一个守信之人。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企业CEO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守信之人?

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即可:

(1)交讲究诚信的朋友

诸葛亮在《论交》一文中指出“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靠权势和金钱结交的朋友,难以长久;交朋友要靠“相知”,靠诚心。高贵的友情就好比青松一样,四季常青,遇到困难和危险,更显其坚固。相知最为重要;诚心所致,坚冰融化。它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征,是一个人外在行为和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体,是评价良师益友的重要标尺。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在朋友之间讲真话,不说假话,才能相互信赖。难得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优点也必有缺点。发现缺点,必须及时改过,修德,敬业。这一点,对经营领导者至关重要。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领导者诚信有嘉,努力造成人人从善如流的环境氛围,下属员工们相互观摩,则会形成“品德优良、操守廉洁”的工作环境;“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废;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领导者必须十分注意“修身”、“察己”。己不正,如何正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营者讲诚信的结果是促进事业成功!

(2)不随便猜疑

“真诚”的反面是“猜疑”。猜疑嫉妒是健康人格的“毒瘤”。猜疑、嫉妒心理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折磨,无异于慢性自杀。历史上的名人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猜疑而造成悲剧结局的典型人物。历史事实告诉人们,猜疑可使朋友成为敌人,亲人成为仇人,最终是误己害人。猜疑嫉妒的原因主要是心胸狭隘;那些襟怀坦荡,豁达大度的人是不会轻易猜疑别人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病态。这种病态在精神医学上称之为“奥赛罗症状群”,又称“嫉妒妄想”。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要特别注意自我防治“猜疑症”,远离“嫉妒妄想”。实践证明,凡是心理上厌恶的东西,行动上就能与之决裂。要从心理上根除猜疑,信任别人。真诚待人,别人才会真诚待你。要加强自我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心胸宽阔的人。及时释疑解惑最为重要,面对疑点,要冷静,开诚布公,调查研究,弄清真相。不要相信流言蜚语。猜疑之火往往在流言蜚语的煽动之下,才越烧越旺,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当听到流言蜚语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因为被误导,甚至上当受骗而酿成悲剧!

(3)抵御诱惑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多CEO之所以很难做到诚信经营,其原因就在于难以抵御诱惑。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诱惑,如果轻易涉入就会给企业带来伤害,只是他们无法抵御,在赤裸裸的金钱、权力面前,他们最终选择了投降。其实要想抵御这些并不难。有两个方法可以选择使用:

第一,远离,不要看着或者想着诱惑。

第二,把它告诉更多的人,让周围人督促你。

总之,诱惑面前要把持住自己,千万不要沦陷进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