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有人才,后有品牌(2)

世界工厂的品牌突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作者:金伯扬


顾问组做出此结论的理由如下:

富康集团现有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工厂人才。工厂人才转型做品牌,最大的障碍是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以“工厂思维”做品牌,肯定是一条绝路。再者,这些工厂的人才有没有做品牌的兴趣和动力?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让他们强行上阵的结果是团队缺乏激情,更不会有学习的欲望,难以建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工厂人才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稳定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关系等,基本上是在工厂这个范围内进行。外部市场的变化,也是延伸到工厂内部的变化之后,他们才可能切身感受得到。把他们放到市场中去,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的短兵相接和残酷竞争吗?

富康集团在香港有部分贸易人才,他们虽然是在做销售,但是长期以来做的是工厂的销售,形成的依然是工厂做外贸的思维,与品牌思维相差甚远。而且,他们做的是国际贸易,熟悉国外的客户,对国内市场的情况了解却是一片空白。如果让他们做品牌,在他们转换思维之前,必须让他们先熟悉国内的消费市场,否则将会处处碰壁,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

即使我们选择某个苗子来重点培养,让他经过大量的学习而爱上做品牌、愿意做品牌,那我们手中的牌也只是一个人。做品牌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个能够齐心协力的团队。

“富康现有的班底不适合做品牌”,顾问组分析完后,无情地盖棺定论。

劳富文听完就着急了,外面找不到人,内部的人不适合,那你们说怎么办呢?

顾问组提出了三个途径的解决方法:从现有人员中选拔;高薪挖其他品牌的高手来组建团队;招聘储备干部进行培训,重新建立做品牌的班底,再聘请有经验的人来领军。

接着,顾问组和劳富文分析每一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工厂现有人员里选拔。实际上,工厂本身就人才短缺,要抽调人才很困难。从“工厂思维”转型到品牌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难度比较高。这个方法被否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