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体是怎样消化食物的(3)

人与食物的健康配方 作者:千高原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金黄色或深绿色、味苦的碱性液体,每天分泌0.5~1升。胆汁中含有一种重要成分叫胆盐,它的作用主要有:一是可使脂肪乳化变成极细小的脂肪微粒。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胰脂肪酶和脂肪的接触面,有利于酶对脂肪的分解;另一方面,被乳化后的脂肪微粒有一部分可以直接被肠黏膜所吸收。二是增加胰脂肪酶的活性,从而加速其对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液呈碱性,一天能分泌1~3升,其主要作用是将中间产物变成小分子型式的可吸收物质。因为小肠液含有的多种消化酶,如麦芽糖酶能把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肠肽酶可将多肽变成氨基酸;脂肪酶能使未被分解的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食物经过小肠后,各种营养物质大致已被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大肠黏膜基本上不分泌消化液,故无明显的消化作用。

那么,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呢?

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是指食物经过分解后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食物在口腔和食道内不被吸收(某些药物可经口腔少量吸收)。胃的吸收能力也很弱,只能吸收一部分酒精和水分。小肠是消化管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之所以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强大功能,其奥秘就在于其特殊的构造。小肠长达5~6米,小肠管腔内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肠腔内形成无数的皱褶,其表面上又有数百万个突起的绒毛,绒毛内含有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使黏膜表面像一条绒毯。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仿佛珊瑚,又似佛手,非常壮观。小肠内的皱褶和绒毛的表面积大约有4~5平方米,这样就构成了广大的吸收面。再加上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平均约5小时,这些都有利于养料的吸收。

水、葡萄糖、氨基酸、矿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被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小肠的静脉运送入肝,然后再进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脂肪的吸收有两条管道:乳糜微粒和大分子的脂肪酸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甘油和小分子脂肪酸以弥散的方式经毛细血管吸收。其中通过淋巴管吸收的占主要地位。但无论由淋巴管吸收还是经血管吸收,最后都进入血液循环而送到全身组织中去。

食物残渣进入到大肠,这时食物的消化早已完毕,吸收也已基本完成。大肠能将食物残渣中的水、矿物质类和少量剩余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吸收。因此,临床上有时利用大肠的吸收功能进行营养性灌肠治疗或经肛门给药。但因大肠黏膜没有绒毛,所以吸收速度大大低于小肠。大肠内有很多细菌,它们能使食物残渣腐败和发酵,腐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有些是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好几天不大便(便秘)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也有些产物是对人体有益的,例如肠内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和维生素B复合体,这些物质可经大肠吸收,为人体所利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