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边际幸福递减?(1)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 作者:(美)约翰·格拉夫


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人们反复获得同一物品,生活满意度的边际效用就会递减。而研究幸福的科学家发现,物质消费也是同样道理。对于贫穷国家而言,随着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会迅速提升。但是一旦年收入超过一定水平,例如人均1万美元,满意度的增长曲线就会逐渐平缓,最终变成一条直线,不再增长,甚至有可能开始下降。比如在美国,根据问卷调查的显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略呈下降趋势,尽管他们的平均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几乎在所有社会当中,富人通常都比穷人更加快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常常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且以此来判断其对生活的满意度。但是,当整个社会的收入超过舒适度和经济安全的最低限度时,整体的幸福感并不会随之增加。

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观点:“如果收入的增加确实无法提升美国人民的幸福感,那么我们长时间辛苦地工作、冒着环境灾难的风险不断提高GDP又有何意义呢?”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如果增加收入无法使我们更加幸福,那么还有别的希望吗?经济政策是否真的与幸福无关?幸福是否真的只是个人态度问题?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根据研究人员的观点,50%的幸福来自遗传基因,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开朗、更快乐;但是遗传学无法解释各国人民之间的幸福差异。环境和社会状况也很重要,而政府的政策往往决定了这些条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