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效用最大化并不能提升幸福感(5)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 作者:(美)约翰·格拉夫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经济制度组织资源来服务人民,经济学家把这些资源称作“资本”。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经济体内部,市场力量将资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人民。当经济学家提及“资本”的时候,通常谈到的是以下两种资本。

·公共资本。人类运用自然资源创建的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机器以及其他组成经济体的产品。

·金融资本。纸质和电子货币,以及其他货币价值的代表物,包括股票、债券、退休基金等。这些资产统统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只有当人们用它们来交换实际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其价值才得以实现。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资本,麦克斯 尼夫和马斯洛都认为它们也是人类需求得以满足的关键。例如:

·自然资本。自然动植物、地形、地质、养分、水流、能源以及自然提供的其他物质。所有的公共资本都是人类运用自然资源创建的。

·人力资本。一个人的身体、技术、知识、教育以及其他人际交往技术(如听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社会资本。社会组织、法律、日常人际关系网、市场、关系和信任。这些因素使得人们能够在一起工作和生活。

若想促进经济进步,保障高品质的生活,我们就需要这些资本。它们必不可少,互相补充。若想成功地种出食物,土壤、气候、种子、农民的技术和知识、社会系统(如市场及金钱),一个都不能少。

若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最长久的幸福,任何经济理论都必须首先评估资本和资源的分配,以满足大多数人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能朝着目标前进。

目前,我们的资本水平已经十分发达,就人力和时间而言,或许这是人类历史上食品、衣物和住所最便宜的时代了。美国家庭必需品的预算比例已经达到历史最低,至少在食品和衣物方面;然而,很多美国人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