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6章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1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珍藏版) 作者:(挪)拉斯·特维德


在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当中,一般总会有一两个表现得格外聪慧和富有创造性。在1810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录取的一批新生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在这一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中,查尔斯·巴贝奇这个19岁的男生显得非常突出。他很擅长数学,实际上,他入学后没多久,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数学水平,以至于他自认为对数学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导师。

学习数学非常有趣,只要不去计算对数表。因为那个时候要计算对数表,唯一的办法就是两个人分工,用手工方法来计算整个表格。一个人读自己的数字,另一个人就帮助检查核对。然而,有一天,巴贝奇正拿着一张这样的对数表,坐在他和朋友创办的组织——“解析社会”所使用的屋子里,另一位成员进来问他想干什么。巴贝奇抬起头看了看,然后给出了令人惊奇的回答:他正在考虑能否建造一台可以自动完成这种计算工作的机器。

计算机的发明

正是那个时刻改变了他的生活。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开始投入实现这个计划。不久,他造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机械装置,这个东西可以帮助计算对数表。但是,当他在这台小小的机器上工作的时候,他的思想又开始漫游。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吗?或许我们可以制造一种能够解决所有这类数学问题的机器,从而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或许人类有一天可以制造出能够思考的机器?

1822年6月14日,他提交了一份关于运用机器计算数学表的观察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描述了一种可以用蒸汽引擎来驱动并装有一套落锤的先进数学机器。这个想法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兴趣,第二年英国政府就提供最大规模的资助来推动实施这个项目。巴贝奇计划在两到三年之内造好这台机器。然而,后来的事实和他原先的估计落差太大。当工匠们制造机器的时候,查尔斯·巴贝奇则在研究制造机器的方案。他的工作团队只要一造好某一个部件,巴贝奇就会在设计上又提出改进。于是,整个齿轮机必须再次被拆开,所有的工作又要重来一遍。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返工,几乎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快逼疯了。就这样折腾了10年之后,随着他的首席制造师退出了团队,这个项目最终被迫搁浅。

然而,巴贝奇并没有被这次失败所击倒。他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信心满满,又开始设计比以前的机器还要更复杂的计算机器。不过,这一次仅仅是在图纸上画画而已。按照他的设计,这部机器会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由6台蒸汽机驱动,可以用穿孔卡片进行编程,而且能够每秒钟完成一次计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