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不死》被网络颠覆的纸质传统(2)

理想不死 作者:胡赳赳


这不是在为貌似即将被颠覆的纸媒唱挽歌,而是说,纸媒的图谋必须有容乃大,英国《金融时报》的做法是让自己的网站成为一个大型的广告品牌调查公司,以此与读者和广告主互动;在读者的邮箱收到免费的电子内容时,同时也收到了赏心悦目的广告。CNN的做法是,干脆让网站成为一个交流平台,在线即可完成许多报道采集工作。

商业性的门户网站的新闻采集模式也将得到改观。北京万科公司在“中国会”举办的新年答谢媒体宴会上,被搜狐网收购的焦点房地产网负责人龚宇与笔者也在被邀之列,在席间龚宇以焦点网为例谈到了地产网络广告2003年每季度上升的幅度。时隔不久,地产大腕潘石屹的助理许洋先生在电话中谈到,他们的广告投放和宣传重点也在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倾斜,在列席听取某个港资开发的楼盘项目的广告策划会时,我同样对这种广告策略的变化感同身受。

正是广告模式的变化带动着新闻采集模式的变化,广告的涌入推动着网站新闻采集的旧模式被打破,他们迈出了先验性的一步:开始进行产业新闻的自采工作。据我所知,搜狐焦点房地产网以投资方的形式介入传统纸媒,他们与《股市》杂志合作推出了《楼市(版)》;而搜房网也进军纸媒,他们在今年投资改刊推出了一本新杂志《楼王》。也就是说,当网站以投资方的身份进驻传统纸媒后,他们打破了一个僵局:无法获得采访的权利获得了释放,主宰内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和编辑,从而获得更加主动的权利,也使其他纸媒从免费向其提供内容到获利性提供内容的决心变得更加迫切,同样地,纸媒的多元化发展也在彰显着一种可能,一个强大的、有着上市公司背景的大型网站“投资”“兼并”“合作”经营纸媒的发展框架是多赢的,单一纸媒整合为多元化媒体集团并进入股市无疑是最佳选择。从这一点说,纸质传统更是要从传媒运营构架上被网络所颠覆,正所谓不破不立。

新浪在这一点上并未露出雄心,倒是搜狐在合纵连横的传媒产业链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他们已经有了一本《楼市》产业杂志。老迈是一个多么令人迟疑的词汇,它指向着没落的传统。甚至于我们看到,体现在领袖的位置上,我们可资嘲弄的是,推开国营体制的羁绊,在传媒资本市场和内容运营上活跃的发行人和主编是反传统的、反老迈的,是小于35岁的20世纪70年代生的年轻人,包括南方报业集团的沈灏、向熹等人,同样也包括门户网站的一批新闻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一线的报道工作做起,很快完成原始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以加速度的方式打破传统,并拥有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与老迈的、因官僚调令而获得某个位置的患得患失的人相反,如果那个职位没有做事的空间,他们毫不害怕离去,也有能力毫不犹豫地自封为王,重新起事。

相对来说,比起纸媒那些锋芒毕露的年轻人,网站的新锐人物要显得低调得多,现任新浪网副总编的魏来和搜狐网的曾伏虎就是这样的人,作为20世纪70年代生人,他们的年轻足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是,历史将告诉我们,正是他们推动着纸媒的快速裂变、分化和改写,在颠覆纸质传统的过程中,我必须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前台。

四年前,我去新浪网采访过魏来,那是件私活,诗人大卫当年在商务印书馆的《今日东方》做编辑,鉴于他对我所做人物报道的好感,便把采访魏来的活计交给了我。“挣点稿费换酒喝”,大卫这样说,我也就这样做。

2000年,互联网的第一轮烧钱扩张业已在内地完成,就像人体充血的海绵体,经历了高潮的快感后,正在慢慢回血。要拖到当年年底,我才有幸目睹和见证张朝阳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一字一顿发出的金属般冰冷的声音:“中国互联网的寒冬已经到来。”尽管张朝阳所到之处,依然有人潮汹涌地围上去,签名拍照者众,但偶像似乎已经走到了黄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